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為什麼關係處理很難平衡

知名心理諮商師分享: 用對於熟悉與親密的渴望,創造愛與信賴的關係,但又不盲目地被它牽引,是一個微妙的平衡!這個剛剛好的平衡點,比極端信任或極端警戒都還要困難。因為我們必須同時處理許多矛盾的概念善意與惡意,付出與獲得,安全與危險,利己與利他。唯有不斷地在矛盾概念中尋求平衡,才能發展人間真實的關係。
--------------------------------------------------

這位心理諮商師說的沒錯,一般人的關係處理很難平衡。但仔細覺察,我們會發現矛盾概念出自我們已經習慣用二分法則看待事情,善意與惡意,付出與獲得,安全與危險,利己與利他? 事實上,最大的迷思是在二分法則。 何謂善? 何謂惡? 同樣的一句話,'妳變胖了',有人聽到,會覺得是在惡意的批評她,但有人聽到,會覺得是在善意的提醒她。
同樣的一件事,'為朋友打架’,有人覺得是俠義之士,為朋友兩肋插刀、仗義相助,但有人認為是校園暴力、霸凌事件。

何謂付出? 何謂獲得? 同樣在做清潔工友,有人覺得還要幫忙倒茶是多餘的工作,為什麼要多做呢? 但有人會覺得我多結一份善緣,是我賺到了,何樂而不為呢?(嚴長壽先生就是抱著這樣的態度從工友爬到總裁)
熱戀時,雙方都巴不得為多方多付出一些,我們歡喜的造下'付出的因',我們也會收到'獲得的果'。男的為女的買首飾,女的為男的買圍巾;男的為女的接送,女的也為男的煮一頓好吃的飯菜。善的循環會不斷的持續,直到有一方開始比較、計較和把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另一方也跟進,就會開始惡的循環。

以此類推,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一體兩面,所謂的二分法則都出自於我們的內心的分別反應罷了。當我們看事情只能看一個角度時,我們就會產生分別心。當我們處事缺乏智慧時,就會喜歡與他人比較和計較,因此也會產生分別心。

其實信任別人不是問題,即使是非常的信任他人也不是問題。 問題是出在我們有沒有用智慧去處理人或事。 只要帶著智慧的眼看清楚人事,就不會'盲目'的信任,也無須對人帶有警戒。

帶著戒心做人很累,也無法交到知心的朋友。 好朋友需要真心與信任,只要我們不盲目做人,不用二分法行事,就不需要在矛盾概念中尋求平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