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如何改善疏遠的親子關係?孩子已經成年了,但是不想跟父母有往來怎麼辦

這是我在演講時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天倫之樂是很多人希望享有的,但如果不懂的如何相處,會成為奢望。 我提到第一得要放掉對孩子的掌控。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只是在關心孩子不是掌控。關心得要帶著尊重成年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身為父母的,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見,但得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如果孩子不願意聽從自己的意見就不斷的叨念、甚至擺臉色、或情緒勒索孩子,這樣就是掌控、管控,而不是關心了。


其他細節麻煩看下列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HTa1r9bas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如何過好年?

 明天就是除夕了,除夕夜是家人團聚的好時光,但可惜有不少人視除夕或回家為畏途,唯恐避之不及! 如何讓闔家團圓氣氛弄得開心些呢?


回家團圓最好家事大家一起分擔、一起做,感情會更好。不要期待媳婦或太太得負擔所有的事,每個人都可以主動負責一些,輪流洗碗、煮飯、清掃、切水果、泡茶等等。長輩可以帶頭做起,盡量不要擺長輩的架子,這樣跟晚輩才不會有衝突、代溝和距離。如果家務事都留給晚輩或媳婦來做,但卻對他們指指點點的叨叨唸(自認為是在教導孩子,但忘記他們已經成年了,不喜歡被管或說教)。

這樣的關心/管只會讓人覺得很煩、想逃離。多點讚美、感謝、欣賞和肯定的言語會讓人做得更好、更開心。

我們的文化不斷在改變,以前的時代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得負責大部分的家務,尤其是媳婦責任最大。但現代女性大多數是職業婦女,好不容易有休假,也會希望能夠休息,而不是更多的勞動。所以不要凡家務事都丟給女生做,而男生就光看電視、滑手機而不幫忙。畢竟人與人之間得要學習彼此體諒和尊重才會互愛。尊卑越大或男女的劃分越大,心的距離就越大。

除了家務事的分配,另一個讓人不想回家的原因是長輩常用指責或憂心忡忡的方式關心晚輩的私生活。例如:怎麼還沒有交男女朋友啊?怎麼還不結婚啊?不結婚老了怎麼辦?(但即使結了婚也無法期待能白頭偕老,現代離婚率那麼高,幸福婚姻如滄海一粟,所以結婚無法給予任何老了怎麼辦的保障!)

父母相處的好,家庭和樂,孩子自然想回家,父母相處的很差,孩子一回來就不斷的跟孩子抱怨自己的老伴,這會讓孩子卡在父母中間很為難、很痛苦,也會視婚姻為畏途,即使選擇結婚,也容易複製父母的相處模式,不懂如何跟伴侶好好相處。

不要用內疚感或情緒勒索(動輒扣上不孝的大帽子)來威脅子女順從自己的意思和想法。如果跟孩子相處輕鬆和樂,他們才會想回家看父母,不然會想盡辦法避免回家團圓。

而為人子女的也不要急著生長輩的氣,因為很多老一輩的真的搞不清楚「管、擔心」與「關心、愛」有何不同,對他們而言「管」就是「愛」的表現,而且對越在乎的人就越容易擔心。父母可能不會是子女期待的樣子,也不是100分的父母,但他們也盡力了,畢竟身為子女的自己也無法全然符合父母的期待,也不是100分的子女。學習尊重和接受彼此的本來如是,才會有善和愛的能量流動。

難得闔家團圓,除了打探或干預彼此的生活隱私或擔憂事業、家業、學業、健康或抱怨謾罵環境、政治之外,其實家人之間有很多更有意義和有趣的事可以聊。

可以彼此分享看過什麼有趣的書籍、電影或笑話?有什麼體悟或學習?過去一年有認識什麼有趣的朋友?有學習到什麼養生的撇步可以分享的?有做過什麼讓自己感到很開心或得益的?有上過什麼課程或聽過什麼精彩的演講等等。有什麼讓我們感恩的人、事、物?有什麼事我們可以一起去做讓家庭、社會更好呢?

用這樣開放式的問句,比較容易聊開來,用心的傾聽彼此,不帶批判、教訓或否定,這樣感情才會親近。如果問到敏感問題,對方不想回答也不要追根究底,轉移話題就好。如果對方問的問題自己不想回答,也可以跟對方說「謝謝你的關心,但是我還沒有準備好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聊XXXX嗎?」

如果我們隨時保持臨在(專注在當下),不用自動導航的方式過日子,我們會發現生命裡有太多有趣、精彩和值得感恩的事情可以分享,真的無需鑽牛角尖擔憂或抱怨連連,弄的大家都不愉快。家人能一起團聚吃飯就代表大家都平安健在而且能夠溫飽,光是這樣就很值得我們感恩了。世間苦難災難多,不要等到失去這些才知道能夠平安溫飽就是非常珍貴的了!

虔誠的祝福大家幸福快樂的過新年!
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oDxhgEOxLDjas-FggjbqA ), 有更多的視頻分享 
更多親子關係的小撇步請參考「別再說都是為我好:情緒能量╳愛的語言╳正念溝通,改變家庭能量動力,化解家人關係難題」 

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我們對孩子從小的教育是否落下了報復和受害者的心態呢?

孩子看醫師,被護士打針時哭泣,長輩為了安撫孩子會說:「護士壞壞,咱打她」,一面還裝作打護士的樣子。 

孩子跟同學吵架或打架,有的父母會責怪老師和同學的不是,認為老師沒有做好教導工作,同學品行差,甚至跑去學校找老師理論。而有的父母會責備或輕視自己的孩子,認為一定是孩子有問題才會被欺負。

 

不論是睚眥必報、不肯吃虧的方式,還是一味的自我打壓、忍氣吞聲的方式,都容易養成孩子未來易怒的個性。愛報復的孩子怒氣是展現在外,而受害者的孩子怒氣是壓抑在內。而這樣教養長大的孩子也很難跟伴侶或家人相處。

 

當孩子受傷或受到挫折時,父母可以學習先靜靜的傾聽孩子的故事,同理孩子當下的感受,可以親親抱抱孩子,讓孩子學習跟情緒相處(我曾經分享過一下相關書籍)。有些父母會用食物做安慰/安撫的方式,最好可以避免用食物來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容易養成孩子一遇到壓力或有情緒就用食物來安撫自己。

 

當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後,再來跟孩子討論他對這次事件有什麼想法?下次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如何處理?或是自己可以如何改變才能避免重踏覆轍?

 

挫折或失敗的本身不是問題,畢竟每個人一生中一定會遇到多次,如何面對挫折才是成長的所在。能夠同理和善待自己及他人才能有美好的人際關係。

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我可能錯了

 讀完《我可能錯了》這本書,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感恩,難怪會獲獎不斷,成為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作者年輕時原是一位成功的瑞典經濟學家,因受到內在指引,去了東南亞成為比丘,在森林寺院修行了17年,後再度受到內在指引返鄉,親身經歷了諸多人生的狂風暴雨,對生命及死亡產生更深刻的體悟,進而寫下這本書。

不同於一般書籍所帶來的「知識」,本書是作者的親身體驗,多年修行所累積的能量,讓作者對於生命的苦和煩惱得以敏銳覺察,在歷經了憂鬱症和絕症的病苦後,作者的文字因而飽含真實的穿透力,並深具指引作用,可以幫助身心受苦的人學習與生命共舞,不再一味以控制或抗拒的方式應對,可以放鬆身心、張開雙手的過日子,跳脫被恐懼支配,必須時時緊握拳頭,繃緊全身的自我壓迫。

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如何才能安然的信任,坦然的面對未知,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惑,過去這幾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很多人一直處在恐懼不安的緊繃狀態,導致焦慮、憂鬱和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數不斷攀升。

作者透過自身經歷的人生逆境所轉化的體會與心得,與讀者分享如何面對未知的明天、生命的低潮、對自我的不滿,以及在死亡跟前難以忽視的不安及恐懼,有位韓國讀者說:「這是一本當痛苦、焦慮還沒有離開我的心時,我會想再拿出來重讀的書。相信作者的話,一定會讓我的智慧再增長一個跨度」。

本書之所以取名為《我可能錯了》,正是因為這句話就像一句箴言,可以幫助很多伴侶、家人跳脫爭吵或冷戰。許多爭執往往肇因於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下次發現自己又陷入爭吵時,不妨試著好好的默唸幾次「我可能錯了」,看看會產生什麼變化。 

本書有太多值得細細思考、深入覺察的智慧片段,無法一一敘述,只能誠摯的推薦給大家,不論您是處在生命的低谷,還是對生命充滿困惑,應該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力量和啟發。

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book202301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2/25-27工作坊

 


能量是一個大多數人都認同存在但卻不知道如何體驗和了解,所以我們在2/25-27連假三天開設一系列的工作坊,教導大家如何去體驗能量,和如何改變家庭的能量流動、改變疾病動力等。

每一個生命體是一個能量場,能量動力排列是透過角色代表及互動的方式,使參與的人感應與察覺不同的能量場,並藉以呈現問題背後的動力。當一個人透過排列發現生命中的重大課題,也了解行為背後的動力後,就會開始領悟愛的力量,讓它順暢的流動在生命中。

第1天:2/25(六) 9:00-16:00 第一天是基礎課程: 學習如何體驗能量的流動,及學習體驗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流動,從能量的角度看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第2天:2/26(日) 9:00-16:00 第二天是看如何改變疾病動力
第3天:2/27(一) 9:00-16:00 第三天是看如何改善跟自己或跟家庭的關係動力
(若進行中的案例未結束,有可能延續到16:30)

《地點》 微風南山 藝文中心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00號3樓)

課程細節跟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vWQFy12WYJPwuoWQA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孩童的疾病是否也跟心能量有關?」

「孩童的疾病是否也跟心能量有關?」

這是今年1/1在花蓮法鼓山演講時聽眾的提問。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_Qw7L4UFYQM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改變,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

我常說:『病人會好並不是我治好的,而是他們自己願意持之以恆的練習改變自己』。幾乎每個來看診的人,我都會給他們回去得要做的功課,除非他們的問題根源來自單一的過去創傷,而非持續性的創傷或關係問題,那只要處理過了就好了。回去的功課有些是要持續做相關的能量運動,有些是要看些書籍來學習溝通相處之道等等。

以下是幾個不同的個案寫來的分享,希望能鼓勵更多人能夠練習做能量運動喔!最基本和我最常推的能量運動是五分鐘能量運動(包括8種不同的能量調整動作),在我的書籍裡面有示範過,有不少也曾在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oDxhgEOxLDjas-FggjbqA?fbclid=IwAR3GXZtbR2OgpCcW_I5JBT8TRaX-iP0CZu0U7oxw-hOmS8iF_xLPcYGrjyQ 分享過。我的能量DVD/USB/線上課程也都有完整分享,可以參考。

2022.05.22 張女士

4月底的生理期,在快要頭痛時就用上課練習的方式把問題歸還給對方,還有去廁所做適放壓力,跟穩定三焦的能量運動,都有即時改善頭痛,比起以前頭痛到不能控制以及要吃止痛藥的情形,只有悶悶的痛是可以忍受的

2022.08.17 陳女士

謝謝許醫師的能量運動及心念轉變方法,,我有問題就找書,

尿失禁好了,咳嗽改善了,全家的氣氛也改善了,書我把它當做鎮家寶,我也教孩子ㄧ起做能量運動,他們有感受到好處,謝謝許醫師

2022.11.20劉女士

睡眠因練習靜心改善很多。而伴侶關係,有稍稍靠近一些,但仍有距離。因為老公並未承諾要回家,只說對我昇華成家人,沒有愛的感覺,心飄忽不定,情緒也起伏不定。

我知道無法改變他人,所以我練習改變自己,往內看自己在恐懼什麼,為什麼自己還待在婚姻關係中,今生到底要學習什麼?

也盡可能只看老公對家庭還有的那份責任心,不糾結外遇這件事,所以心有平靜穩定許多,但真的不容易,有時還是會受影響。

許醫師您說我可以幫助我老公看見自己,我會嘗試看看。

我也不斷鍊習把自己擺在前面,先愛自己,不委屈自己,我發現這樣做,老公反而會較尊重我一些,我心的力量也變得較強大些。

現在的我比較有心思去做些我想做的事,不焦慮未來會怎樣,心想:是自己的怎麼趕也趕不走,不是自己的抓也抓不住。

這是快兩年的體悟,很感謝許醫師在診間、在工作坊上提供的建議和方法,轉念真的很重要~未來若還有什麼領悟,我會分享給您~感恩!

還有,能量運動我做了快兩年都沒間斷,或許這也是我能夠慢慢轉念的原因吧!

2022.12.15溫女士

非常感恩許醫師,自從那日看診後,在每日團練氣功後也跟其他師姐ㄧ起練習了能量運動,透過每日的練習,我本身的便秘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外,媽媽的情緒也穩定了很多(媽媽患有阿茲海默症已經有8年了),在語言的表達記憶都也都有進步(媽媽也ㄧ起練氣功跟能量運動)。我自己也覺得相當神奇,能量運動只是很簡單的動作就可以得到這麼大的效益,自己真得很幸運可以遇到許醫師,感恩有你,讓許多人許多家庭變得更幸福更健康。感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