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生命的缺口


病人:我很自卑,有些事難以啟齒。自從被男人拋棄過幾次,現在很害怕與男生發生關係,所以現在是跟女生在一起,我無法一個人獨處,總希望有個伴侶。
醫生:其實與什麼性別的伴侶在一起不是最重要問題,一個人會不斷的需要尋找另一個人當伴侶,一般是在尋找一個人來填補自己生命空缺的部分。所以從小習慣被照顧和保護的人,自己不懂如何照顧自己的人,很容易喜歡上會照顧別人的人。因為跟對方在一起時,他(她)對無法自我照顧的不安恐懼感會暫時被填補了。而當這種不安恐懼所帶來的苦暫時被拿掉時,自己會感到很舒服、很滿足,就更容易依賴和依靠對方,有時候會誤以為自己的依賴是對對方的愛,因為感覺自己好需要他的存在,其實看清楚了就會知道那不是真的愛,只是依賴罷了。

當對方無法填補自己這一塊時,例如當對方生病或選擇要求我們獨立照顧自己時,我們原先對自己的不安和恐懼會再次的浮現,而我們對對方的‘愛‘的感受也會跟著改變,有的會產生害怕失去的恐懼,有的是產生無法接受改變的憤怒。

一個人如果已經很會照顧自己了,他(她)就不大會特別受到這類人所吸引。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經濟能力很不滿,他(她)會被一個很會賺錢和理財的人吸引,會覺得這種人特別有魅力、讓他(她)特別有安全感。若自己已經很會理財,也很滿意自己的經濟狀況,他(她)尋找對象時不會特別被這種能力的人所吸引。

如果一個人很自卑、沒有自信、也瞧不起自己,他(她)會特別容易喜歡上,甚至崇拜有自信的人,也會瞧不起沒有自信且自卑的人。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很有自信,他(她)不會也不需要去崇拜很有自信的人。

同理,悲觀、凡事中規中矩、謹慎規劃、心細的人和樂觀、隨性、隨和、大而化之的人很容易彼此吸引。所以剛認識的時候覺得對方實在太棒了,擁有自己所沒有但很想要有的特質,但是相處久了,個性和看法上的不同也很容易引起彼此的磨擦。原先所欣賞的心細、謹慎、中規中矩、懂得規劃現在被批評為龜毛、吹毛求疵、呆板,而原先所欣賞的隨性、隨和、大而化之現在被批評為任性、不負責任、做事沒有計劃。

所以我們會傾向尋找能夠填補自己所缺少的特質的對象,因為對方的身上有我所缺少但是很想要有的特質。這個對象的特質常常能滿足我們想要炫耀於他人自己原先所缺乏的一面。但是日子久了內在的不安、不滿會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

內心對金錢感到匱乏的會被有錢人所吸引,也會特別容易炫耀對象的財富。所以有些人千方百計想要嫁入豪門,一旦嫁入豪門,手上、身上常掛滿各式珠寶、名牌衣物,唯恐他人不知自己現在是有錢人。但是日子一久,內心的匱乏和不安感很容易又浮現上來。心裡會害怕萬一先生外遇或破產、萬一自己年老色衰無法吸引人怎麼辦呢?因為內在匱乏空虛,所以容易不斷的用購物、上美容院、整形來想辦法填補那個空掉的地方,但方法用錯再怎麼補也補不起來。

一個人如果能夠圓滿自己,那就不需要依靠別人來填補這個空洞,也無需常常炫耀自己的孩子、伴侶如何如何。若無需依賴他人來圓滿自己,自己獨處也會很自在快樂,而不會想要找伴侶,即使找到伴侶,也不會有充滿害怕失去對方的恐懼,所以跟什麼樣的伴侶都可以感到很幸福輕鬆自在。當我們需要依靠他人填補自己的空缺時,我們會害怕失去這個人,因為一旦這個人不在,我原先的空缺會原形畢露,讓我感到很痛苦、很不舒服。

所以,選擇跟男生或女生其實不是重點,而是我們得反思希望伴侶或孩子來填補什麼欠缺呢?

生命想走向完整、圓滿,要向內察看自己缺口在哪裡,想辦法自我成長與提升來補足這個缺口。不斷的向外求,要求環境或他人來彌補自己的缺口,這只會帶來依賴、憤怒(當別人不願意照自己的意思做),恐懼失去等痛苦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細微貪念所帶來的痛苦


証嚴 上人曾經分享:人生最大的五種病,是「貪、瞋、癡、慢、疑」。而諸多煩惱及種種罪業,皆因貪著「財、色、名、食、睡」五欲;苦能去除五欲,則能啟發良知,開展良能,自度度人,饒益一切眾生

其實貪、瞋、癡、慢、疑還有更細微更深層的,我們先從貪談起:貪不是只有貪圖物質或名利而已,’貪‘還包括對他人或社會環境甚至是自己的期待。

例如:
1. 期待孩子應該要時時刻刻的用功讀書、應該要努力學習鋼琴、小提琴等等,期待先生應該要幫忙做家事、應該要體貼溫柔等等,期待父母能相敬如賓而非相敬如兵。當期待落空,我們就會感到失望、焦慮、憂鬱或生氣等痛苦的感受。
這些情緒其實都是起源於自己的貪念(期待和要求)。如果沒有這些期待,我們不會感到痛苦、生氣、失望,也會開啟智慧去瞭解家人行為背後的因緣,甚至進而知曉如何去協助改善這些因緣。

2. 自己學佛了,擔心家人還沒有學佛怎麼辦呢? 或自己認識了耶穌基督,不斷強求(因為我是為你好)家人一定要加入。這樣的強求容易造成家人的困擾與反感,反而會離我們的期望越來越遠,或者家人反過來要求你不要再參加宗教活動,批評你太入迷了。所以,這樣的期待(貪念)讓我們跟家人起了衝突和距離,無法彼此和諧相處,無法彼此感恩、尊重和愛。

3. 學佛了,知道何謂如法,所以開始看別人不順眼。批評同修怎麼可以這樣說話呢? 怎麼可以這樣不精進呢? 怎麼會是這樣做事的呢? 怎麼說話語氣那麼差或挑撥他人呢? 我們這樣的批判與不滿是帶著生氣與憤怒的(瞋念),我們所起的不善念甚至比我們所批判的人還要糟糕。

4. 也有人是習慣於批判、責罵、要求自己,達不到自己的期待與要求就生自己的氣:怎麼那麼笨?怎麼那麼不精進?怎麼那麼執著?那麼放不下,這樣下去怎麼開悟呢?或是,我不夠用功、不夠美麗、不夠強壯、不夠聰明、我做的太差、我真的是一個無用的人等等。認為這是自我激勵,才能進步,但是事實上,自我責備很難帶來改進的力量,常常只會帶來沒自信、無力感、失落感、討厭自己而已。
真正要反思的是,我可以如何把握更好的時間管理、我可以如何讓自己更健康、我可以如何做的更好。我們需要的是思考如何讓自己提昇,而不是不停的自我批判、責罵。
當我們懂得如何善待和鼓勵自己時,才會懂得如何善待鼓勵周遭的人,包括父母、孩子、伴侶、同事、朋友等。

當我們貪念越來越少,生命就會越來越自在、喜悅、充滿活力。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簡易又好吃的涼麵


夏天到了,常常會吃完熱食後滿身大汗,尤其是在沒有吹冷氣的地方。所以分享兩道朋友介紹的簡易又好吃的涼麵,炎炎夏日吃最爽口。

以下的兩道涼麵可以用蕎麥麵條或義大利麵條皆可。麵煮熟後可以沖涼水更Q、更涼爽。

營養又好吃的核桃醬芝麻麵
1. 把核桃放在袋子裡打碎
,或用攪拌機稍微打碎,不要太碎。
2. 核桃醬汁
:放少許油炒香碎核桃。香氣出來後,加入一碗的水,小火煮,加入海鹽
3. 將煮熟麵條撈出後,沖涼水。再倒入核桃醬汁裡,攪拌。加一點芝麻油、黑芝麻,喜歡吃辣的就加辣椒醬

4. 可以加入燙青菜一起拌麵吃



一級棒的香椿梅子醬涼麵
調味醬:香椿醬、薑汁、麻油、梅子醋
配料:檳榔花(可以用新鮮的筍絲代替),海苔絲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完美主義

診間常碰到所謂完美主義者,認為自己就是一定要要求完美,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做到完美,也常為了不夠完美而感到懊惱和自責。但是,如果問他什麼是完美,幾乎都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這些人容易有失眠、易怒、沮喪、憂鬱等問題。

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完美,即使是智慧具足的聖者也會有不同的做法和想法(古今中外有不少的例子)。我們也會看到不同國家的領袖,或各大宗教的精神導師或修行者,也是各有各的特色和風格,並沒有一個‘完美’的標準。而且他們所能成就的事也是要隨順因緣,並不是想要做,就一定能夠馬上達到目的,當然更沒有一個所謂‘完美’的標準。

例如當初慈濟的 上人想要蓋醫院,也無法馬上蓋好,得要到處演講,宣揚蓋醫院救人的理念,慢慢的讓更多人知道和認同,才能一點一滴的累積足夠的善款來蓋醫院。當然,蓋起來的醫院也不見的能夠達到理想,其中也不斷的歷經很多的波折,包括請不到足夠的醫護人員等等,所以即使是 上人所做的事,也沒有所謂的完美,凡事有其因緣及不定的變化。

所以完美主義是我們虛幻的迷思,想法妄念而已。這世間的人、事、物都是不斷的在變化中,所以沒有所謂的完美。一般人所認為的追求完美只不過是活在一個自己所建構的虛幻框架裡,用這個框架來批判自己和否定自己。

對外貌追求完美者會認為我太胖了,應該要瘦五公斤,即使好不容易瘦了五公斤,她會認為腿還是太粗了、鼻子太低了、眼睛太小了、嘴巴太大了等等諸多的自我否定和批判。對工作追求完美者會認為自己的業績不夠好、報告不夠完整、計劃不夠周詳、反應太慢、知識不足、同事不夠配合等等。這樣的追求完美者反而離完美越來越遠了,也離喜悅快樂越來越遠了。

我們凡事應盡心盡力去做,肯定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和成果。懂得反省、反思和尋求改進,但無需自我貶低、鞭笞或否定。對過程盡心盡力,對結果接受和隨順因緣。

也有人是潔癖型的完美,無法容忍任何的骯臟,或認為他人都不夠乾淨,所以本來家中患病的親人,原本可以有外勞的照顧,但是因為自己不願意讓‘骯臟‘的人進到家裡,所以自己寧願做得累的半死。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鼻屎、耳屎、眼屎、痰、毛髮、屎尿、體液等等,真的是九孔常流不淨物,每個人都有,我們沒有比其他人更乾淨,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不乾淨的。如果我們可以保持心的寬厚純淨,那至少我們可以保有光明潔淨的心。如果嫌棄他人骯臟,那我們會連自己的心都變得骯臟齷齪了。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演講

這週末我有兩場公開的演講,歡迎大家前來,無需事先報名。

時間:6月15日(星期六) 14:00~16:00
地點:台中市文心南路113號(台中靜思堂)B1
主辦人:慈濟台中分會
講題:「能量醫療—身心靈提昇」

時間:6月16日(星期日)14:30~16:30
地點:新北市五工五路60號6樓聞香講堂
主辦人:台灣智慧人生協會
講題:活出健康喜悅的人生

為什麼我總是做的那麼累呢?


蕭女士來到診間,主訴是糖尿病和疲累。她抱怨生活忙綠,每天裡裡外外的奔走,家裡公司都沒有可靠或可用之人,所以覺得好累喔。仔細瞭解以後發現她太愛管事,干預家裡的大大小小,對別人做事無法放心,必定事事躬親,總覺得別人做的不對,或做的沒有自己好。別人拖過的地嫌不夠乾淨,自己還要拖一次。別人煮的飯也要她‘教導’一下:這菜火候不夠,應該這樣炒比較好吃,這豆腐應該這樣煎才對等。這樣凡事看不順眼的個性當然很容易做得很累。

太強勢的母親會養出倚賴心強、糯性高的孩子,母親什麼都幫孩子做好、想好,應該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吃什麼食物、補什麼習、選什麼系、交往什麼對象等等,都是母親一手策劃,不讓孩子有獨立思考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的機會。

太強勢的太太會養成懦弱無能、不負責任的老公。太太能幹,先生做什麼事都被太太管、被批評、被罵、被嫌東嫌西,久了就乾脆什麼都推給太太做就好,反正她總是認為自己的方式才是對的,才是好的,別人都不如她的意,乾脆全交給她做就好,我到一邊涼快去。

同理,太強勢的兒女容易讓父母畏縮、失去生命的動力(老年癡呆等問題)。太強勢的老闆會有唯唯諾諾、沒有擔當或創意的員工。

所以當我們總是抱怨自己做的累得要命,但是兒女不成材,老公無法依靠,父母又依賴心強時,我們得要往裡面反思,我是否太強勢了,太愛管教或干預他人了,太愛批評他人如何做的不好,對別人總是不信任也不放心。

如果我們能夠開始轉變自己的態度,學習看到自己不足或不對的地方,看到別人對和好的地方,學習真心的讚美支持他人,信任他人沒有我也可以做的很好。把自己退回來自己的位子,只管好自己,不僅自己省力,也讓周遭的人有機會前進、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