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從小六開始,脖子一整塊、手、腳皮膚的濕疹都很嚴重,一大片一大片的,中西醫都看了,吃的擦的藥都試過,但是疹子並沒有好。
醫生:小六發生了什麼事讓妳感到非常的傷心呢?
病人母親代答:她小六出了大車禍,整個腳骨折變形,整整兩年都要穿腳架,皮膚從那時後開始出問題的。
請母親出去,直接問病人:何事讓妳傷心呢?
病人:之前開刀
醫生:為什麼開刀會傷心呢?
病人:因為不能再打球了
醫生:妳現在可以走也可以跑,為什麼不能打球呢?
病人:跟以前比差很多,我喜歡打籃球
醫生:妳打籃球是為了興趣還是為了成為職業籃球手呢?
病人:為了興趣,我沒想過要當籃球手。
醫生:若只是興趣,輸贏有很重要嗎?
病人:因為有比賽,就會有輸贏。
醫生:既然是自己的興趣喜歡玩球,其實重要的並不是在輸贏,而是在享受打球的過程。更何況即使球打得很好的人,也不一定都會贏。人生大多的學習其實是從輸或失敗中得來的,所以重要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即使現在無法打的像過去一樣好,妳還是可以享受打球的過程啊!還有什麼事讓妳傷心呢?
病人:媽媽情緒會影響我,她每次幫我換藥的時候都會哭得很傷心。
醫生:看媽媽哭妳會…?
病人:也想哭(眼睛馬上紅了)
醫生:(調整病人情緒能量場)。讓我們一起告訴自己:
“雖然看到媽媽為我難過會讓我感到很痛苦,但我願意愛我自己和接納我自己。
我知道媽媽是因為不想我受苦、難過所以她感到很傷心,但受苦的過程帶給我很多的成長學習,我學習到如何接受人生的逆境,如何面對輸贏。
生命中每一個人遲早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的學習,我很感謝有機會學習,坦然面對逆境,生病的過程也是生命所賜予的禮物。
我願意把母親的功課還給她,包括把媽媽的傷心或內疚還給媽媽,這是屬於母親的學習,我不需要剝奪她的學習。當我能夠愛自己和接受自己時,會比較容易讓媽媽感到欣慰和釋懷,相對的,她的傷心與內疚也會減少。”
想到同件事,對媽媽傷心的感受還在嗎?
病人:比較好了,但還是有一些
醫生:那一些是什麼?
病人:不捨媽媽為我感到傷心
醫生:(一面調整能量)將屬於媽媽的傷心還給媽媽,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包括感受,在心裡請媽媽祝福我的體驗與學習,我很感恩腳還能走,雙手雙腳都還健全,請媽媽送祝福給我,我也會送祝福給媽媽。現在情緒還有嗎?
病人:幾乎沒有了。
─────────────────────
給為人父母:很多父母看到兒女受傷或生病會感到內疚,覺得是自己沒有把孩子照顧好。看到孩子痛苦就拼命掉眼淚,讓孩子也跟著覺得內疚、傷心,為了自己受傷還讓媽媽那麼難過,真是不應該。
父母對病痛的處理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將來對病痛的反應,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是在告訴孩子生病或受傷是應該感到哀傷難過或焦慮。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小孩跌倒了,會拼命哭,尤其是有大人在的時候哭得更大聲;而有些小孩跌到了,會自己拍拍屁股站起來,繼續前進或繼續玩,完全沒事。
生病或受傷的確身體會較不舒服或疼痛,但是心的抗拒和反應方式很多是後天學習來的。如果能夠陪伴教導孩子正向的面對疼痛和受傷,以後孩子遇到生命的逆境會比較知道如何應對。面對疼痛或受傷,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愛和撫慰自己,看著受傷或疼痛的地方,我們可以輕輕的膚膚它,讓受傷的部位知道我們很愛它,也很祝福它快速的復原。愛和祝福會拓展我們的能量場,讓療癒力增加;而哀傷難過會讓我們的能量場萎縮,其實是在自我傷害,而且這樣的反應也會帶來周遭人的痛苦與傷害。其實疼痛也是感受的一種,會自然的來去,只要我們不去特意的抓住或抗拒疼痛。
人生難免遇到逆境,遇到逆境時我們應把握和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從中成長與學習讓它成為成功的奠基石。順境或逆境,我們都應該懂得如何愛和祝福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