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偶爾會看到患有慢性疼痛或全身容易不舒服的病人,呈現長期使用類固醇的身體狀況。因為現代人喜歡求快求好,連就醫也都要求要特效藥,越快能除痛、除症狀的醫師,越是門庭若市。
所以造成有些醫師習慣性地使用類固醇,或多種不同性質的藥物一起開,亂槍打鳥。 類固醇的消炎止痛效果很好,不管是什麼樣的病痛,多少都能幫助改善症狀,讓人感覺良好,容易一再地回診要求拿藥。長期使用類固醇所需付出的代價很大: 白內障、高血壓、月亮臉、水牛肩、糖尿病、皮膚變薄容易瘀青、骨質疏鬆症、消化系統潰瘍、傷口癒合變慢、免疫力下降、抑制腎上腺皮質荷爾蒙的分泌等。
一般我會建議病人,最好不要直接拿沒有名稱的藥丸或藥包。拿藥必須也要拿處方簽,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吃什麼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副作用。就醫時,可以詢問醫生是否非得吃藥不可,如果沒有吃藥,是否也可以。很多的小病痛,做復健或多休息自然就會痊癒,無須吃藥。
自己的健康也要靠自己注意和維護,我們要信任醫師,但也要了解自己服藥的狀況。在美國,幾乎大多數的病人都可以告訴我他們在服用什麼藥物,服用了多久,為何服用某種藥物。這對自己也是一種保障,因為有些長期服用的藥物不能亂停,所以,萬一換了醫生或入院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告知醫生我們正在服用什麼藥,是否應該繼續? 我們的症狀是否與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 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醫師做完整的鑑別診斷,也可以幫助醫生避免藥物衝突的狀況。
1 則留言:
請問許醫生,有位女眾師父30歲左右,但因代謝有問題而影響經期,常常不來,不然就是三到四個月才來。怎麼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