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孩子衝動易怒又不愛學習, 我好煩惱喔!


年輕媽媽愁眉苦臉的帶著六歲孩子來到診間。

她說孩子很急躁,上課時老師問問題,他舉手想回答,如果老師沒點到他,他就擾亂秩序,最近學校教注音,他既不想學,也不想寫。

我問孩子:「你喜歡學注音嗎?」他說:「不喜歡」。

我再問他:「你喜歡看書嗎?」他也回答:「不喜歡」。

 
我讓孩子跟護士到外面玩,我單獨跟媽媽對話。


我問媽媽:「孩子平常不看書都在做什麼?喜歡積木遊戲嗎?」

媽媽說:「孩子喜歡玩iPad,喜歡到YouTube看別人玩線上遊戲。我根本管不動,經常氣到想把iPad摔壞。」

我們成長的時代,孩子會主動想學習注音,學會認字,因為一旦識字,才能看懂童書,了解許多有趣的事物。但現在的小孩從小接觸3C用品,3C用品的容易上手及聲色刺激,讓現代的孩子缺乏動力和耐性去學習注音符號和認識國字,加上電腦遊戲的設計總是給予強烈刺激,提供即時回饋,所以使用過度容易讓人會變得沒有耐性,一旦上癮便難以自拔。

我告訴這位媽媽,孩子現在還小,父母還有主控權教導孩子,既不需要摔壞iPad,也不必過度沮喪,試著把所有電腦遊戲都清除掉,也把網路退掉,讓iPad無法上網,馬上iPad就不再具有吸引力。

一開始這麼做的時候,對孩子和父母都會很困難,孩子一定會吵鬧、生氣、發飆,就像毒癮發作一樣的不理性和憤怒,一心一意想找回刺激興奮的經驗,這時父母務必要堅持,用愛和耐心陪伴,花時間陪孩子說故事看童書,到大自然跑跳遊戲,參觀展覽或表演,也鼓勵孩子邀請朋友們到家裡玩。孩子剛開始也許不大願意配合,會不斷鬧彆扭,但一般只需三到四個禮拜,等孩子意識到父母的決心,慢慢的癮頭過了,就會漸漸好轉。

這段轉折的期間非常重要,父母一定不能因為心軟或害怕吵鬧而讓孩子回頭接觸電腦、遊戲機或手機等3C產品,一旦又回到起點,問題就很難解決,重覆上癮只會讓癮頭愈來愈難戒。

有些父母會跟孩子妥協等周末再玩3C遊戲,結果反而讓孩子一整個禮拜就只想著周末要玩3C遊戲,父母如果想趁週末帶孩子外出走走,孩子為了電玩,就會拒絕出門。等待的愈久,受的苦愈多,所以一旦等待的苦剎那間獲得解除,強烈的滿足感,會讓孩子誤以為是電玩所帶來的快樂,而更加的沉迷。

孩子若是沉迷網路,父母必須負相當的責任,很多人為了方便簡單,就把iPad或手機當成保母,讓孩子能夠即時安靜下來,自己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很多年輕父母自己也是網路迷,連帶的造成孩子過動、易怒、沒耐性,無法與人正常互動,直到問題愈來愈嚴重,才把孩子帶去精神科就診,讓孩子服用抑制性藥物,如此非但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還可能造成其他負面影響。

父母如果煩惱孩子有過動、不易專注、個性怯懦、人際關係惡劣、缺乏學習動力、沉迷網路或電玩等行為偏差等問題,往往背後都有著父母本身必須學習的課題: 

l   有些父母忙於事業,一心想賺更多錢好讓孩子讀私校、上補習班、出國旅遊,有最好的物質享受,無限制的提供金錢給孩子,卻沒時間陪伴或了解孩子。

l   有些父母本身也沉迷在喝酒、賭博、上網、購物、交際、打牌等事物,不願意多花管教孩子,只好讓孩子有樣學樣。

l   有些父母整天爭執吵鬧,動輒將離婚掛在嘴上,或著生活混亂,大搞外遇,根本無法關心孩子,甚至把孩子當成出氣筒或籌碼,孩子自然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l   有些父母雖然肯花時間陪伴照顧,但對孩子有諸多要求,期待對孩子的付出能獲得預期的結果,將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加諸在孩子身上,不斷逼迫孩子好還要更好,或是不斷將孩子與其他同儕做比較,造成孩子莫大的壓力。

 
快樂成功的活著,其實不難,但要找到生命的動力。所謂的3Q﹣智商(IQ)、情緒商數(EQ)、耐挫能力(AQ)缺一不可,而其中EQAQ又遠比IQ來得重要。EQ AQ決定了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良好與否,以及個人生命是否能夠充滿喜悅,自在安詳。

孩子真正需要的並非外在物質的種種,吃大餐、出國玩、昂貴的玩具或就讀貴族私校,其實並非孩子的需求,這些需求反映的其實是父母個人嫌貧愛富或爭強好勝的心態。事實上,孩子只需要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家庭。

如果父母能以正確的態度教導孩子,願意在孩子小的時候多花些時間陪伴鼓勵,讓孩子有個快樂成長的童年,支持孩子勇於面對挫折挑戰,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害怕逆境,父母不會在孩子長大成人,還不斷煩惱孩子怎麼老長不大、交不到朋友、沉迷網路等問題。在愛和支持中成長的孩子,也能懂得關懷別人,自然能獲得許多人的疼愛,常有貴人相助,在求學或求職的人生路上便無須父母操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