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我跟孩子的關係很差怎麼辦?

 最近處理不少親子關係,也收到一些病人的回覆:這是一位勇於改變的媽媽逆轉跟孩子的關係,感謝個案願意公開分享。


這位媽媽自己來看診是因為親子關係很差,孩子每天毫無動力,不想學開車,搬去跟女友住,完全不想跟媽媽說話。

醫師:其實妳跟全家的關係都不好,因為個性太急躁,一急就容易生氣,生氣就會讓關係變不好。加上,妳很容易念叨家人做不好的地方(而且是以自己的標準為主在做要求),但沒有人喜歡被批評或念叨。人通常都喜歡被欣賞和肯定。所以,對家人雖然很關心,也為他們做了很多事,但你卻跟他們關係都不好。

尤其是妳的這個小兒子,他本來就容易自我批判,老覺得自己不好,我就是不好,我就是爛。妳給他的‘建議’對他而言簡直就像是雪上加霜。

病人:但我媽媽也都會告訴我哪裡做不好啊,這樣我就知道如何做得更好,所以我也是這樣在教我的孩子。


醫師:妳媽媽告訴妳哪裡做不好,妳就會努力去做得更好,但你的小兒子跟妳不一樣,他被說那裡不好時就會自暴自棄,他會批判自己"我就是爛",所以妳的小兒子跟妳不同,無法用妳媽媽教妳的方式對待他,這樣會適得其反。

這個孩子妳得要多欣賞和真心讚美他,他是個很敏感的孩子,所以妳如果不是真心的讚美他,而是講虛偽的話,他也會聽的出來,會更反感,所以讚美要真心。

 

你己經習慣看所有人的問題點,或你認為需要改變的地方,但幾乎看不到別人的美好或負責及盡力。所以,你要刻意練習去看到家人的美好、優點、付出、努力等。

病人:所以我要看到家人有努力在變好?

醫師:直接給予家人肯定,不要有但書,不然會把你給予的讚美都變成否定了。例如跟孩子說:「你現在好棒喔,如果以後可以繼續努力就更好了」,這樣孩子會覺得妳在說他以前很糟糕,而且還在要求他以後應該要更努力。這個會讓孩子覺得被批評和被否定而不是被肯定喔。

病人:好像是這樣,我總希望他們可以再更好一點。

醫師:所以他們跟你的關係不會好,在但書要說出來時,要記得閉嘴。要刻意練習,保持覺知,學習如何真心的讚美他人。改變關係需要有一點時間,因為家人也會有過去曾發生的印記,先練習多傾聽,不要多說教。

病人:我都以為做媽媽的就要一直教、一直教孩子。

醫師:這樣會顧人怨,而且孩子們都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作法,不會想要一直聽媽媽的意見。所以,要隨時練習看到孩子們有什麼是讓我欣賞和喜歡的地方。
也要好好覺察自己在批判,把批判轉成欣賞,欣賞每個人表達的方式。

 

一個多月後,病人寫來分享:

很感恩許瑞云醫生,醫生說我是視覺型,習慣看到別人不好的,所以家人都會想逺離我,不是只有一個,是4個家人。請我回家後,開始去好好的欣賞家人做得好的地方。

回家後我開始覺察到看到我的念頭和慣性,都是看到別人做不好的,接著我會覺察到後馬上轉為欣賞,不管是家人和路人,不認識的人,我都在內心開始練習。

看到運動的的人,內在想說:這個人好認真在運動

看到媽媽顧小孩:想說這位媽媽很棒,很樂意照顧小孩

看到店員,我心裏想說:好認真的員工

看到公車司機,內在想說:好認真上班的司機

 

我現在會努力的欣賞和肯定家人:老公種花種的好漂亮、小孩很認真的去上班、小孩很認真幫我做家事,結果就是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以前兒子都不回家,會躲到女朋友家住,因為女朋友的家人比較欣賞他,他也都不跟我說話。而現在可以跟我開心的聊天聊一個小時,而且他最近決定要搬回家住了,他也會幫忙做家事和幫忙煮飯了。

好感恩許瑞云醫生的整個團隊,我收獲滿滿,我只是認真欣賞欣賞,真的很不可思議。

 

這位媽媽真的很棒,診間我做過很多親子問題的諮商,但有些媽媽會希望我能改變孩子來解決親子問題,而這位媽媽則是透過不斷的練習改變自己來讓親子關係變好。其實自己改變了,關係才會順利的改變,如果自己沒有改變,也很難改變彼此的關係。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這對母子的關係就有大幅度的轉變了。很替他們感到開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