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的愛人和家人的互動,很容易踩到對方的痛處。所謂的痛處就是一被觸及就會引發我們戰與逃的反應,讓我們的情緒蓋過理智,甚至會毫無來由的抓狂或變得冷漠無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痛處,有的人有好幾個,有的人可能只有一兩個,大多跟我們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或過去的親密經驗有關。當我們沒有看清楚自己痛處的源頭時,很容易一而再的複製在不同的伴侶關係或親子關係裡。
例如:當一個孩子受到挫折或委屈時,他的父母不僅沒有給予安慰,反而批評孩子的不對、甚至不理睬他。父母可能認為用這樣的方式才能幫助孩子成長和獨立。但這樣的經驗容易讓孩子感覺被否定或被拋棄,甚至未來會把同樣的模式複製在伴侶的身上。當這個孩子長大後遇到心愛的伴侶,當他經歷了挫折或委屈時,這個黑洞會再度出現,會陷入戰與逃的莫名的情緒化反應出現。或當他的伴侶經歷挫折和委屈時,他無法同理,反而會用責備或不理睬的方式對應。
太太:今天老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大發飆,罵了整整50多分鐘!
先生:要想想自己是否有把事情做好,不要老是責怪別人!
太太:你才會老是怪別人,每次自己的東西都不收好,亂丟才來怪別人把東西拿走。
先生的反應來自從小遇到困難就會被父母如此的訓斥(父母總是說:要看到自己做錯事,不要老是怪別人),但這樣沒有同理心的反應很容易讓太太更加沮喪或憤怒,甚至會反擊回去。因為當我們感到來自伴侶或家人的壓力時,很容易落入戰與逃或僵住的反應,也就是攻擊回去、避開對方或冷漠下來的回應模式。但這樣的回應模式會讓對方有更負面的反應,兩人因此落入惡性循環。
戰與逃或僵住的模式是任何動物面對敵人會有的本能反應,因為面對敵人我們最忌諱的就是示弱,或讓敵人知道我們容易受傷的要害。但如果以面對敵人的模式來處理我們的親密關係,我們就會陷入敵對的狀況,不只彼此不斷的傷害還會讓心遠離。如何避免陷入了戰與逃的模式呢?我們得要學習去看到和覺察自己或對方是否落入戰與逃或僵住的模式,才能儘快跳脫這個模式,避免一再的重複這個模式。
以下是自我覺察的練習:
引發我受傷的感覺是來自_________(反思自己過去是否有類似的經驗)? 從對方的角度看起來,我的反應是_________(例如:歇斯底里、生氣、憤怒、悲傷、不講道理等),但在我內心深處的感覺和情緒是(例如:恐懼、哀傷、丟臉、自卑等),我內在的渴望(脆弱處)是________(例如:不被拋棄、不被嫌棄、被尊重、被疼愛等)。我可以如何真誠的跟對方表達我內在的脆弱。
我們容易用憤怒或冷漠來隱藏我們背後的悲傷或脆弱,所以在伴侶呈現憤怒、貶低或冷漠的反應時,雖然當下會讓人想要遠離他這樣的情緒能量,但我們是否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對方的痛苦呢?而當我們自己產生這些負面的情緒反應時,是否可以去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自己對伴侶有什麼樣的渴望和失望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上面的先生和太太的對話可以用下列不同的方式回應:
太太:今天老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大發飆,罵了整整50多分鐘!
先生(反應1–可以協助太太釐清事實和傾聽,切記這時候不是給太太建議的最好時刻,她的情緒需要先有發洩的管道):「發生什麼事了」?
先生(反應2–可以直接同理太太的心情,給予她所需要的支持):「他怎麼這麼不講道理!妳一定感到很委屈(很氣憤)吧!來,老公抱抱心愛老婆」。
先生(反應3–如果不知道如何反應,可以直接問太太):「我可以怎麼做才會讓妳感覺好些呢」?
這些做法都會讓太太感受到被愛和被支持,也會讓彼此的感情增溫。
如果先生很不幸的沒有意識到他的負面反應,那太太可以選擇轉變回應方式,不要繼續情緒化的戲碼。以下提供幾種不同的選擇:
太太:今天老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大發飆,罵了整整50多分鐘!
先生:要想想自己是否有把事情做好,不要老是責怪別人!
太太(反應1–主動提出自己的需求):老公,我今天在工作被罵真的很難受、很委屈,我希望你可以抱抱我好嗎?或我只需要有個人靜靜的聽我說幾句話就好了,不需要給予我建議,我的情緒過了就好了。你可以聽我說說話嗎?
太太(反應2–先迴避,處理自己的情緒):我現在情緒太多了,我想先自己冷靜一下。(當自己有太多情緒時,最好的方式是先處理情緒再來對話,以免說出傷己傷人的話)。
太太(反應3-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我知道你是希望我好,但聽到你這樣說的時候,我覺得沒有被支持,而是被指責和批評了,很難受。
兩個人之間的吵架得要有一個人先跳離「戰與逃」的模式(通常是修行比較好,覺知能力比較強的那位),願意反過來去支持對方和包容對方,這樣兩個人很快就可以脫離負面的互動模式了,不需要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願所有的伴侶和家人都能用愛相處!
1 則留言:
與先生的關係從結婚到現在是越來越冷漠,因為每次一講話最後就是生氣收場,為了不生氣也就選擇不說話。工作上遇到的事情回家跟他說,得到的是一連串的聽他批評對方或教導應該怎麼做?慢慢地我不再說工作上的任何事。家裡大小事也大部分我在處哩,有時孩子的需要尋求他的協助,也常常得到的是一堆建議,最後決定還是要落在自己。孩子慢慢大了,我也放掉許多負擔,但是這個過程中為了不讓孩子看到我們的不合,只好忍下情緒盡力去陪伴孩子。這段時間都是透過信仰和心靈引導支持著過生活。
我不在乎他因為沒有過工作提早退休生活模式,讓人想不透的是他怎麼可以不分擔家務(我有請他協助,但是他回應不想做),剛開始我又要上班又要趕回家煮晚餐,他就玩著電腦等吃飯,夏天時,我提出天氣很熱下班回家又要煮飯很不舒服,他就去買現成的,外面的熟食種口味、又很多都用素料我不習慣,所以有時我會選擇不吃或隨便爬兩口,晚餐時間他喜歡一邊看政論節目一邊罵,我感到壓力很大不舒服,請他轉台不要看.....不想看他廢在家又腰部出門,我選擇下班去運動,讓留在家的時間少一點。
表面上我看起來很快樂,但自己清楚內心有一個區塊是逃避,跟一個不能溝通的人生活在一起真的是一種磨難,但是我也常常安慰自己,還好他沒有限制我的自由,我可以很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不想再尋找如何可以跟他快樂相處的模式,只求相安無事快樂做自己。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