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肥胖等同意志力薄弱?


 
網路上流傳一篇「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的文章,是嚴凱泰先生接受專訪,說明他如何用15個月的時間,將體重從92公斤減到77公斤,文中表示,能夠減掉15公斤的祕訣,關鍵在於自己的意志力。
現代人的確容易多吃少動,但用「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的標題,容易讓把肥胖跟意志力薄弱劃上等號,把過重的人貼上標籤。 
其實有些人的肥胖不是因為吃太多或動太少。我的病人裡有不少是因為情緒或疾病問題(服用類固醇或甲狀腺低下等疾病都容易造成肥胖)而導致肥胖。例如有個年輕男孩來看診後, 體重從100公斤掉到80幾公斤,在兩個月內輕鬆減了將近20公斤(照樣吃喝,也沒有特別做運動),因為他的肥胖來自於極大的恐懼不安所引起身體的自然反應,因此一旦情緒處理好了,身體就會自然瘦下來。也有人天生體質就是易胖體質,他們並沒有吃得比較多或動的比較少。所以並非所有肥胖都是意志力薄弱,這樣下結論,給人貼標籤,並不公平。
也有不少人是因為生活壓力大,經濟不景氣,家庭生活困難,工作、家庭、孩子、老人家等問題,讓現代人常常覺得喘不過氣來。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壓力大會影響三焦經和脾經失調,而脾經失調,水分及新陳代謝就會失調,人就容易胖和水腫。以西醫的角度,壓力大也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失調,進而影響身體的代謝。所以壓力大也容易造成肥胖,除非處理問題本身,減低壓力,否則光靠意志力很難減重。
另外,控制食物的能力其實也不見得跟意志力有關。 我們必須了解食物背後對個人的意義。很多人小時候父母會習慣用食物來獎賞或安慰孩子,所以孩子會把食物跟獎勵(慰藉)劃上等號。
許多父母會說:「今天你如果不亂吵鬧,我就帶你去吃麥當勞」、「如果你乖乖的看牙醫,等會幫你買冰淇淋」、「跌倒了,不哭不哭,糖果給你吃」...很多孩子就這樣被食物制約,但自己並不清楚。長大後,在心裡焦慮不安或悲傷難過需要慰藉或鼓勵的時候,就會習慣性的用食物來彌補和安慰自己。
有些父母是用食物來表示對孩子的愛。「爸爸很愛你,所以買好吃的給你吃」、「媽媽很愛你,所以花心思做很多好吃的食物給你吃」。如此一來,吃美食就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這樣的孩子在無形中會受到食物的制約,認為美食等同於愛的感受。所以當孩子長大需要愛的感受時,就會尋求食物的慰藉。
所以控制食物對有些人很容易,但對於有些人則非常的困難,這跟個人成長的背景和所受到的制約有關,跟意志力不見得有關。
重的原因很多不是所有重的人只靠意志力就能所以要小心不要對別貼標籤這會讓落入刻板印象生偏和歧帶來人之的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