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父母重男輕女怎麼辦呢?


臉友分享:想盡孝的我,被潑了一盆冷水
想有一點父愛的我,被一句話刺痛
重男輕女的社會,讓女人的付出,變得一文不值
這世道真的沒公理嗎

回應:重男輕女的文化傳統的確給很多現代的女性帶來痛苦與創傷。例如:女兒覺得父母不公平,對待兒子較好,給予兒子的較多,女兒得到的較少,但要做較多的家事等等。但從父母的角度和文化的習俗而言,兒子是自己人,以後父母要靠兒子養,要住在兒子家,而女兒是幫別人養的,以後要嫁到別人家,成為別人的人。所以當然會男女有別啊。

就像當時被日本殖民的台灣,台灣人也是被當成二等公民。在當時的環境和殖民地文化,台灣人比較次等,大多不能就讀大學,收入較少,很多公職無法參與等等不平等待遇,雖不合理但在當時的文化下也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

但是當我們帶著痛苦與受傷的能量場,我們往往會遭遇到更多的痛苦。因為我認為父母偏心不公平,所以心因此而受傷,繼而產生怒氣與怨氣。與父母相處時,因為我們心生比較與計較,所以只看到父母對自己不夠好的地方。我們的臉色,言語都常常帶著憤怒委屈和埋怨,也因此常惹得父母生氣傷心難過,對我們回以難聽的話。

我們忘了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也看不到父母對我們的愛與關懷。要不是父母有對我們愛和關懷照顧,我們無法從嗷嗷待哺的嬰兒長到成人。當我們是完全無助的小嬰兒時,一定是靠著父母的庇佑我們才能活下來。這份恩情在我們的比較計較裡全然忘記了。

現代的文化在轉變中,年輕的一輩已經漸漸沒有娶進來或嫁出去的概念了,男女越來越平等,但老一輩舊有的概念很難轉變,我們得要學會同理和接受。當我們不再去計較和比較,只是單純的孝順和愛父母,我們自然也會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愛。而且隨著時間的改變,年輕的一代已經看到越來越多人喜歡生女兒,比較疼女兒的,覺得女兒貼心孝順,比生兒子好,但文化習俗的改變和觀念的轉換需要時間。

自己可以做一個小實驗,去到人多的地方,開始找穿黑色衣服的人,我們會發現怎麼夏天那麼熱竟然還有那麼多穿黑色衣服的人。接下去,尋找穿紅色衣服的人,我們也會發現怎麼到處都是穿紅色衣服的人呢? 如此般,我們想找什麼色的衣服,眼睛就會開始看到很多穿那種顏色衣服的人。我們的注意力放在什麼上,我們的世界就會是什麼。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父母愛我們和關懷我們的地方,我們就會發現父母的確對我們很好也很關心,那我們也會越來越喜歡和愛父母,自然關係會越來越好。當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父母對其他兄弟比較好的地方,我們就會老是看到父母對其他人較好的地方,所以心老是不平和憤怒,與父母的關係也越來越差。

我們的世界是自己創造的。

更多有關重男輕女問題的討論請參閱:

2 則留言:

閒者之石 提到...

就像衣服顏色-設定條件後,框案人數統計,明明啥顏色多就是啥顏色多,自我洗腦有個屁用~衣服顏色是能用腦補改變???
做人也是~做人得客觀,頂多達觀,如果太主觀或太悲觀,自欺欺人,久了都是行不通的

Unknown 提到...

最近媽媽愛理不理,總是只有點頭跟搖頭,每次都是我拉下臉跟她說話,久了我會累,不想熱臉貼冷屁股,一直從去年年中到現在都是有話才說,深深覺得她偏心對弟弟比較好,但是都很少說話不是長遠之計,看了許醫師的文章,了解從改變自己心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