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如何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和認知

: 如何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和認知?
--------------
: 每個孩子不一樣, 要找出這個孩子生命的動力在哪裡? 他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讓他能夠做自己, 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及創作, 而不是照我們的期許去做.

如果我們什麼都幫孩子想好、計畫好、只要孩子乖乖聽從我們的安排就好,那我們很容易會養出沒主見、沒想法、沒自信、沒動力的啃老族,一輩子只知道聽命父母,無法自己作決定,也沒有膽量離開父母過自己的生活。

有些醫學生就是太會念書了,聯考不小心考的太高,分數可以上醫學院,就被父母要求要去念醫學院,以後要當醫師。但他們的興趣和熱情根本不是在醫學或當醫師,甚至有些很內向,不喜歡與人接觸。所以一到了臨床階段,工作量很大而且開始接觸病人時,就感到非常痛苦、沮喪,沒有讀書和主動學習的動力,有的甚至還得了憂鬱症。但因為家人的深深期許和要求,所以也不敢改變跑道,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因此活的很痛苦。

其實行行出狀元,舉個例子: 蔡志忠是華人漫畫界的傳奇人物,他的一系列作品將中國傳統哲學、文學、佛學透過漫畫讓更多人能夠接受與了解,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的漫畫,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談及父母對自己的教育,他笑說:「他們最大的特色就是:go ahead (去做吧)!。」他十五歲就獨自離家到台北發展,二十多年後,他獲頒十大傑出青年獎,上台致辭時,表達了對父親由衷的謝意,他說:「……感謝我爸爸,他沒替我做什麼,讓我可以自由畫漫畫。」回憶起這段,蔡志忠說:「我們恨父母,都是因為他們硬要我們做什麼;我們感謝父母,都是因為他們沒替我們做什麼,讓我們自由。」

大家耳熟能詳的林書豪也是一樣,他的父母願意在他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不強迫他走進華爾街,而是支持他追逐自己想要的夢,即使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父母還是一樣的支持他和尊重他的決定。

很多人希望孩子能夠一生幸福與好命、不要吃我們吃過的苦,最好凡事都要聽我們為他所安排的、才能事事順利安全。孩子不聽話,我們就生氣、責打、謾罵、叨叨念,直到孩子聽話為止。所以我們很容易養出毫無主見、沒有創造力、沒有動力而且依賴性重的啃老族孩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