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愛嘮叨又愛管人的爸爸好討厭喔!


:我爸爸非常撈叨,EQ很低,但是情緒一不好身旁人遭殃,尤其媽媽身受其害,媽媽脾氣好總是忍,從不和爸吵架 爸爸很愛管東管西,心眼也小,但是自以為關心媽媽,可是都用罵的,媽媽工作很忙時他看不下去還會怪罪客人,呼呼暍暍,大小聲。好像是替媽媽心疼,可是不知道這才是媽媽壓力來源! 他沒有想過,如果他自己有能力,媽媽不需要那麼累。當然還有各種芝麻小事,他都可以生氣。他沒有興趣也不看書,他生活重心就是管家裡每個人,說家庭成員的壞話,誰不好誰不好。我注意到他看電視或新聞都沒一句好話,都在批評,壞事的罵、好事也批(酸葡萄心理)。有些道理我想他不是不懂,但他總自以為他最好,把不如他意的都要罵,都要按照他意思。身邊的人都接受他的負面能量。雖然比起什麼酗酒賭博的,他很好了, 我真的很擔心媽媽。不知道像爸爸這樣的人有沒辦法改變,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呢?
--------------------
:每個人看到的外境都是自己所創造的世界,反映出自己的內心,所以想改變他人之前,也得要先了解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當我看不慣爸爸批評東批評西時,我是否也是同樣的在批評爸爸呢?  當我討厭爸爸在管東管西時, 我是否也同樣是在心裡管爸爸不應該這樣和那樣的呢? 如果我沒有想管他人的心念,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學習,我就不會抗拒或排斥他人的行為。

話說回來,我並不是說爸爸的行為都是對的,或是值得鼓勵的。但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其背景因素。 常常批評抱怨、管東管西、自誇自大或自吹自擂的人,其實是在隱藏膽小、懦弱、焦慮不安、和沒自信的自己。

他人的行為是他人的問題(他人應負的責任),我的心念情緒是我自己的問題(我應負的責任)。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我們可以設法改變自己和自己的處境。如果媽媽和爸爸相處有問題,這是他們兩個人的功課。兒女如果夾在父母中間,或選邊站,常常反而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被兒女討厭或排斥的那一方,會越來越生氣、越來越沒自尊和沒自信,所以想要控制他人或罵他人的行為反而會變本加厲。 

如果媽媽不喜歡自己的處境,她得要學習如何調整和做改變。例如: 與先生溝通,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她希望先生如何做改變。如果媽媽只知道隱忍下來,而都不讓先生了解她的真實感受,只是期待先生會自動發現問題,和自我改變是很難達到目地的。當然,溝通時的表達技巧很重要,很多人的表達是用指責抱怨的方式,那不但不會達到效果,反而會讓兩個人吵架。

表達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懂得不要在氣頭上表達,先平靜下來,了解對方其實也是想為我們好,發自內心的感恩對方的關心與好意,再表達我們的需求和感受,對方就容易聽進去和慢慢做改變了。但是一般人的習性比較難一下子就改過來了,如果對方忘記了,也要帶著愛和感恩再次地提醒。 當然,在很少數的情況下,如果先生完全拒絕溝通和改變(即使太太的態度很真誠,而且心意很平和善良),那麼太太可以選擇接受現況,或選擇分開住,較容易尊重彼此的自由。

人總是有選擇的,而且很多的選擇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如果能夠跳脫既有的框架,常常會看到我們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路可以走。 最好的選擇不是設法改變他人,而是願意改變自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