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社團看到一個社友提問如下(徵得他的同意可以分享)
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吃晚餐惹到媽媽不開心,於是她把我一個人留在大魚大肉的飯桌上反省,不准我離開位子,要我把碗裡的飯吃光,當時我覺得很痛苦,因為我真的吃不下。
媽媽和兩個哥哥待在房間把門鎖上。家裡除了飯廳是微亮的,其餘的空間都是全暗,爸爸不在家。
媽媽堅持我沒反省完不准跟他們待在一起,媽媽哥哥們在溫暖明亮的房間裡,和諧的相處。我一個小矮子坐在高椅子上發呆,握著筷子,不知道要想什麼才好。在媽媽還沒開房門以前,我好像坐了一個世紀這麼久。
兩三個鐘頭後,他們把房門打開,看我的臉孔也是不客氣的,不友善的。但他們三個彼此間是交談和樂的。現在看來,那好像是家庭霸凌。
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吃晚餐惹到媽媽不開心,於是她把我一個人留在大魚大肉的飯桌上反省,不准我離開位子,要我把碗裡的飯吃光,當時我覺得很痛苦,因為我真的吃不下。
媽媽和兩個哥哥待在房間把門鎖上。家裡除了飯廳是微亮的,其餘的空間都是全暗,爸爸不在家。
媽媽堅持我沒反省完不准跟他們待在一起,媽媽哥哥們在溫暖明亮的房間裡,和諧的相處。我一個小矮子坐在高椅子上發呆,握著筷子,不知道要想什麼才好。在媽媽還沒開房門以前,我好像坐了一個世紀這麼久。
兩三個鐘頭後,他們把房門打開,看我的臉孔也是不客氣的,不友善的。但他們三個彼此間是交談和樂的。現在看來,那好像是家庭霸凌。
小時候的我想不出該反省什麼,好面對媽媽的指責,不知道說什麼反省的話,媽媽才不會不高興。哥哥們不是救星,向來不是。記得他們當時一起斜瞪我,幸災樂禍的。還看到他們開心的佔有媽媽。
請問當時是小小孩的我,在被媽媽扔在陰暗的飯廳一個人反省幾小時後,當媽媽打開房門,如果能彌補的話,小小孩的我對媽媽說什麼自省的話,她會不再板著臉孔呢? 到底講什麼會比較好?😳
----------------------------------
----------------------------------
答:被媽媽這樣對待的確是很不好受,但從媽媽的角度來看,可能就不難理解了。媽媽辛苦的煮了一大桌的大魚大肉,很希望看到家人能大快朵頤,開心吃飯的樣子,這樣媽媽就會覺得心滿意足,如果還能聽到家人說聲「媽媽,你辛苦了,你煮的菜好好吃喔!,謝謝媽媽」,那她就更開心了。
但是如果剛好那天你身體不舒服,吃不下飯,擺著一張苦瓜臉,難免會讓媽媽誤以為自己辛苦做的飯菜被嫌棄了,或被挑東挑西的,因為對自己和對你感到失望和難過,所以才會有當下的情緒反應。
所以,當下如果可以回應媽媽:「媽媽,對不起,我不是故意不吃您辛苦煮的菜,也不是想要浪費食物,我只是身體不舒服,所以吃不下。謝謝媽媽辛苦煮那麼多好吃的菜」。這樣媽媽應該就不會再生氣了。 (這是說給現在的她聽的,畢竟事情早已經都過去了,但是自己還是過不去。得練習不重複播放過去不美好的經驗,這樣才能跟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解)。
我們的教育缺乏對自己想法和情緒有所覺察,所以身為父母的,很容易把自己的不滿和情緒發洩到孩子或伴侶的身上,認為都是對方讓我們不好過、讓我們生氣。才會造成家人之間的衝突和惡化彼此的關係。
給身為父母的:當孩子表現出的反應不是我們所預期的時候,先別急著否定自己或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要有所覺察,當自己覺得不開心或生氣時,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的處理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參考我的能量DVD或是書籍),情緒處理好了,我們的心才能夠看到孩子,這樣再來溝通才會有效果。也要記得,並不是別人讓我很生氣,而是我自己選擇用生氣來回應。當然,我可以選擇用不同的方式來回應,我可以選擇用更友善或有愛的方式回應。
當我們的心能夠看到孩子時,我們自然會知道孩子可能身體覺得不舒服,或者可能今天在學校有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心看到孩子才能跟孩子有所連結,這樣的溝通才能有好的流動。
當然還有更深的一層是:很多夫妻感情不好的,容易跟孩子選邊站。媽媽容易跟兒子好(媽寶),而爸爸容易跟女兒好(爸爸的前世情人),這樣的家庭動力會讓母女站在敵對的角色,潛意識裡就不喜歡彼此。所以,要去化解這樣的家庭動力,才能讓家庭的關係恢復和諧健康。
很多疾病跟家庭問題息息相關,所以我和鄭醫師在診間協助過很多原本水火不容或充滿衝突的家庭重新建立連結,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彼此,這樣關係才能融洽、相愛。
圖為診間幫助各個不同家庭修復關係後,親子、夫妻、家人之間真誠的擁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