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家人如何開心過中秋節


先祝福大家中秋愉快,中秋節是華人很重要的家人相聚節日,但是對有些人來說,這個節日也很無奈,因為想到要回去跟家人相處是件很困難也很讓人畏懼的事情。在這裡跟做長輩的和做晚輩的分享一些如何和樂相處的基礎功!

對為人長輩們的分享:
1.     對成年的孩子,關心並不是一直過問孩子的私生活,孩子如果想要分享,他們自然會分享。如果真的很想要知道,可以問一下就好,但是不要一直追問,甚至是語帶威脅或批判的詢問,像是:為什麼不交男女朋友?年紀已經很大了,再不交男女朋友會………?要趕快生孩子,不然老了就生不出來了!這些話只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讓他們想要逃的遠遠的,不想要回家過節。

2.     不要眼裡只看到不好的,更不要批評:「哎呀,怎麼變那麼瘦」!「怎麼胖那麼多」?「怎麼穿成這樣那樣老氣」?「頭髮怎麼染成這樣,很難看」!「不要每天只打電動,前途會被毀掉的,要用功讀書」!這些說法會讓孩子沒自信,覺得沒有被父母接受,也覺得父母不了解和不愛自己,所以會想要逃離父母,畢竟沒有人想要一直被唸和被否定。學著欣賞孩子的好,學習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自己看不慣是自己的問題,孩子大了,讓孩子為自己的外表和行為負責。

3.     切忌比較、計較:你看誰家的孩子多優秀!誰家的賺了多少錢!誰家的得了什麼獎!這些話讓孩子聽起來都是你怎麼不夠好,怎麼那麼差勁!如果孩子跟父母說:誰家的爸媽買了大房子贈送孩子,買了名車給孩子,透過關係幫助孩子進了大公司當主管等等,父母的心裡一定不會好受,所以將心比心,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人的孩子相比。

4.     切忌用罪惡感的方式控制或情緒勒索孩子:誰家的都生了幾個孫子了,唉、我就是命苦,年紀那麼大了還等不到孫子抱!XXX真好命,他的孩子不僅會賺錢而且很孝順,每個月都會給父母幾萬的奉養金,還會帶父母出國旅遊!好羨慕。用罪惡感的話語會讓孩子感到沮喪或生氣。很容易就回嘴不好聽的話,家人團聚的氛圍就破壞了!

5.     不要干預成年孩子對孫子的管教方式,這是他們年輕夫妻自己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他們得要從經驗中學習,也有權利選擇如何教導孩子。孩子和孫子難得回家一趟,這不是最好的管教時機,畢竟教養得要靠長期相處和用心培育。更何況生氣叨念會惹人嫌,不會收到什麼教養效果的,只會讓晚輩更不想要回家了),所以大家開心相聚比較重要。

6.   不要強迫孩子要吃完妳煮的菜,或一定得要聽從長輩使喚等等:孩子不想要吃不要擺個臉色給孩子看,或自怨自艾的生悶氣,每個人的胃口和喜好不同,不要過度詮釋孩子的行為。還有,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一定要聽從誰的指令,父母得要學習尊重已經長大了的孩子/成人。中國文化的孝道有它美好的地方,但是也有它的框架和跟現代思想衝突之處,

7.     不要一直叨念孩子怎麼那麼少回家看父母,現代人工作忙、壓力大。孩子們回家如果感到很舒服和開心,自然會想要常回家。如果回家老是被叨念和被批評比較,當然會視回家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

想要孩子多孝順、多陪伴自己,用正面支持、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方式會比用批評和比較來的有用多了。告訴孩子,謝謝你們回來看爸媽,我們好開心看到你們。如果孩子有帶禮品,不論大小,都要衷心的謝謝孩子帶給我們吃的或用的,我們好開心你們對父母的關心和愛,也可以反送孩子一些他們喜歡的東西。這樣的愛語和愛的行為能促進家人的和諧和快樂,孩子自然會想要創造更多這樣的快樂。

不少父母跟老友們的聚會都是在比較自家的孩子或媳婦或女婿等有多優秀、多孝順,比不過的回家就把氣出在晚輩的身上,認為是他們讓自己沒有面子。問題是,出去八卦閒聊、彼此比較的是自己選擇的行為,所以是自己的行為帶來自己痛苦的結果,怎麼可以把這些痛苦賴在孩子的身上呢?

加上,孩子是自己生養和教導出來的,如果他們行為不夠好或不夠優秀聰明,要檢討自己的基因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怪罪孩子有何用呢?孩子的伴侶願意陪同回來,更不應該批評他們,如果自己的孩子夠強夠優秀,自然會有相對的伴侶(龍配龍、鳳配鳳)。以上的提醒,如果父母的可以盡量做到,家庭聚會自然會開心和樂!─────────────────────
對身為孩子們的分享:
如果父母一直追問是否有交男女朋友,可以告訴父母,謝謝爸媽的關心,當我們準備好了自然會跟您們分享。如果自己是同性戀或單身主義的,但是父母無法接受的話,無需勉強告知父母或強迫父母要接受。學習自我肯定和接受自己就好,可以嘗試轉換話題,聊點其他的。

對父母的批評或老愛跟他人比較時,我們得要知道這是大多數華人的文化和習慣,一般沒有自覺性的人很難脫離文化和習慣,所以不容易改變。我們可以不認同這樣的文化或做法,但是得要學習同理父母。同時,反思自己是否對自己的孩子也有做出類似的想法或行為呢?凡事只能從自己開始改變,無法要求他人改變。如果每個人可以從自己開始改變,家庭就會改變,社會文化也會慢慢的跟著改變。

當聽到讓自己生氣或傷心的字眼,先暫時離開一下,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堅定但用尊重的態度告訴父母(可以選擇下列適合自己的句子):我會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請父母尊重我的選擇,我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請父母祝福我就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爸爸媽媽那樣批評我或拿我跟其他人比較,我感到很難過,可以請您們不要這樣說好嗎?  也可以反問父母:爸爸媽媽,您們有看到我身上有什麼優點嗎?可以試試看欣賞我和祝福我嗎?

切記:不要生氣的對父母喊「不要管我」,這樣雙方的相處會落入冷漠或憤怒。也不要反諷回去:「還不是你們生的,把我生的那麼爛,都是你們的錯」。這些氣話或許可以達到暫時性的情緒宣泄,但是會造成更大的傷口和隔閡,以後雙方的相處更是困難了!

如果父母喜歡跟子女討愛,或跟他人的孩子比較誰孝順時,撒嬌的回應方式很好用,抱抱爸爸媽媽,跟他們說,我很愛您們啊!如果說不出口,抱抱他們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孩子的愛就好。如果無法做到肢體接觸或擁抱,也可以告訴父母:爸爸媽媽,謝謝您們對我的付出,我很敬愛您們,也很願意孝順您們,但是您這樣的說法或做法會讓我感到很難過,也很難受,可以不要拿我們跟他人比較嗎?

如同成年子女不喜歡被父母管,那自己也要做到對父母的尊重,不要管東管西的。例如:這個太油你不能吃啦、這些碗盤怎麼都沒有洗乾淨、很髒耶,怎麼吃那麼多垃圾食物或補品!怎麼老是看電視都沒有出去走動!怎麼老是打牌打到那麼晚? 讓父母為他們的生命做決定和選擇,可以分享新知,但不要干預他們的生活。

溝通和情緒調整是我們生命很重要的一門功課,做得好,家庭會和樂幸福,做得不好,家人相敬如兵(冰)。家人聊天可以聊時事、趣事、音樂、嗜好、運動、大自然、彼此分享專業和興趣等,可以從中成長和學習,也不會有壓力。以後有機會我會多寫些家庭諮商的案例,也會演講和開工作坊讓大家學習如何相處和溝通。

記得用愛和感恩彼此對待。如果聽到不順耳或看到不順眼的人、事、物,要記得是自己選擇看不順和聽不順的,可以學習把別人的行為或言語還給別人,然後選擇讓自己好過,也就是放下自己的不順眼、不順耳、不順心,不期待對方有所不同。

虔誠的祝福大家中秋快樂,闔家開心!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我活著好痛苦!

網路社團有人提問:我活著好痛苦,是繼續活著還是死去好?從年輕到現在為夫家做牛做馬的,小孩都是自己帶到大的,還被夫家嫌棄,小孩正在叛逆期間,有需要大罵我怪我做媽媽的沒用? 生小孩卻沒有把小孩教好而變叛逆期,我賺的錢也很少沒用,無法分擔家裡很多跟家裡很多的費用。對,小孩都是我一個人要付的責任,全部都是我的錯,我是沒路用廢物的人,都是我一個人錯沒有教好他,因為是我親生的小孩,要我離開的話我去死好了,終有有一天,我死了我走了,你們會很高興快樂了吧。
--------------------------------------------------------------------------------------------------------------------------------
 很多時候,女人會傻傻的以為自己如果死了,別人才會知道自己的重要,才會感到後悔或自責,想要用死亡報復對我們不好的人,或讓他們感到難受。但事實上,如果我們離開了,那些不愛我們的人並不會因此感到難受,他們大可把所有的責任和問題都推到死者身上,例如:「這個女人太懦弱、太意氣用事、一點事就鬧情緒、不負責任等等,是她自己要找死的,是她的選擇,跟我們無關」。
不愛我們或討厭我們的人即使我們離去了,他們不僅不會感到難過,也不會自責讓自己痛苦,而且很快會找個新伴侶來替代自己。我們的痛苦或死亡對不愛我們的人而言是無關痛癢的。而對我們的離開會感到最痛苦的是那些還愛著我們的人,例如我們的父母或好朋友。所以,我們會報復到的人反而是最愛我們的人。
孩子的確是從妳的子宮出來的,但是沒有他的一半貢獻也出不出來,所以如果孩子是誰生的,一人一半,很公平。至於錢賺得少是因為要顧家和顧孩子,無法全心全意的付出在賺錢,如果男人負責顧家和顧孩子,讓女人心無旁騖的話,女人賺的不會輸給男人。

孩子會叛逆很正常,表示他有創意和懂得自我表達。叛逆的孩子勇於做自己,所以比較不容易成為媽寶或老族。我們認為孩子叛逆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不全聽父母的命令,但反過來,為什麼孩子需要全聽父母的命令呢?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思維和行事方式嗎?父母是否也有自己的盲點或被過去的經驗/文化所制約呢?父母自己是否有做到完全聽長輩的話嗎?如果孩子只會聽從父母的話,那他們的創新和創意又從何而來呢?

女人要學習好好的活出自己,讓自己獨立和過得好。把別人的惡言還給別人,不需要照單全收,更不需要當作是聖旨般的供奉起來,時不時的拿出來唸著、想著,自我折騰一番。把自己過的好和精彩是自己的責任,也是對不愛我們或欺負我們的人最好的回應。


-                

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聽取網路朋友們的建議時要小心!

網路上常會有人拋出家裡的問題來徵求別人的意見,但是多數人的回答雖然做到同理或同情,但常常他們的回應反而會讓提問者的家庭問題更糟。例如有人問:她與公婆同住,家中還有一位大伯公(公公的哥哥)同住。平常都是我們在煮兩餐給他吃,昨天她忍不住跟大伯公吵了一架因爲她兒子從客廳到外面,碰到大伯公的鞋子!他罵我的小孩很多難聽的字眼,一直以來他經常這樣罵小孩,我也忍很久了!然後他已經兩天不吃飯了!現在換我公公不高興!
我該道歉嗎?
下面是一連串網友們的類似留言:打死都不要道歉,不吃最好、餓死剛好,
有人這樣罵我小孩,我會跟他拼了,罵回去甚至連詛咒的話都出來了,幹嘛道歉?我死都不會道歉的!我還會故意再度激怒他等等。

我們的文化的確不是對等和公平的,五倫中長幼有序,有尊卑的框架和概念,所以老一輩的人要改的確不容易。但社會文化目前仍多數傾向這樣,雖然有在改進中,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更是傾向西方文化的平等觀。但我們也希望孩子在學校和出社會後能得人疼和順利融入。所以用罵回去的態度對長輩不見得是最好的溝通方法和示範。

可以讓孩子自己練習為自己發聲,態度堅定但有禮貌。例如:「大伯公,對不起,我走路應該更小心些,不應粗心大意把你的鞋子弄亂了(或踩到了)。但是您可以提醒我,下次我自然會注意,請不要那樣罵我,謝謝您」。這樣孩子以後遇到困難會懂得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無心之過,是否也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才不會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這樣才能藉由困境成長。

當媽媽的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溝通,例如:大伯父,很抱歉,孩子走路太莽撞了,讓您生氣了。但您這樣罵他,孩子會很感到難過和受傷,下次可否請您提醒他注意就好呢?謝謝您對他的教導。老一輩的人很多不懂得如何教孩子,也不會說話,做晚輩的只好慢慢分享和引導。家庭要和樂得要大家學習和諧共處,罵回去、冷戰等雖然能暫時爭一口氣,但是長久大家卻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有些人會認為是別人罵人的,我們為什麼要道歉?其實,我們道歉並不是為了別人口出惡言,而是去看到自己也有不是的地方,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至於大伯公口出惡言,則把他的行為和言語上的問題及責任歸還給他,不需要為他的部份負責或道歉。

就好比一個人不需要因為一隻惡狗亂吠,就要狂吠回去,畢竟人應該比狗來的有智慧,可以選擇有不同的反應,不需把自己要跟狗相提並論,採取跟狗一樣的反應,或跟狗做冷戰。跟人相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也不需要降格自己。罵回去、冷戰、報復等雖然能暫時出一口氣,但是長期下來全家卻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在氛圍差的家庭裡,大家都怒氣、怨氣忡忡的,沒人能夠好過。而且孩子也無法學會如何跟人相處之道,以後自己有家庭,有伴侶也會用吵架或報復等方式來對應,而不是學習理直氣和,做到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讓家庭能夠幸福生活。

家庭教育不是只有講理和講公平而已,更重要的是處事的智慧。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桃園公開演講

明天早上在中壢的靜思書軒我有一場演講,期待跟桃園的朋友們相見喔!!

地點:桃園市中壢區環中東路701
講題:走出傷痛,破繭重生
時間:9/15  10:20-11:40am

無需報名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我老是記不住事情怎麼辦?

病人:前額葉萎縮(今年一月台大神斷層掃描退化),目前在吃失智症的藥。很容易忘記事情,老是記不住。

醫師:(能量)你太容易擔心,什麼都拿起來煩惱。人只要一煩惱,頭部就容易氣血不足,而長期的氣血供應不足則會造成腦部萎縮,和無法製造足的神經傳導物質而生憂慮、沮喪、健忘等症狀。
擔心也容易造成身心的壓力,讓我們的能量從交叉轉為平行,你的能量現在就是處在平行的狀態,所以你會有容易健忘的問題。
你的問題要治療簡單也簡單,難也難。簡單的是交叉能量運動可以協助你的能量暫時恢復交叉,但那只能是協助,終究還是得改變你的心念,所以心要轉。不然好不容易用能量運動把平行的能量調回去交叉的能量,但你的焦慮擔憂心念一起,又變回平行了,等於是白調的。
要去看看自己在煩惱什麼?讓家人去學習自己的功課,不用擔心先生怎樣,擔心孩子怎樣,每個我都想要抓的緊緊的,控制的好好的,但不管我們怎麼抓或怎麼控制,每個人的身體最終都會敗壞,一定會死。所以煩惱心起來的時候,可以想:先生會死,孩子也是會死,大家都是終須一死,所以他們要怎麼做、怎麼吃、怎麼玩,我都OK,都可以放下。

病人:想自家人,總是盡一點棉薄之力,讓他們往更好的方向走;如果不講,他們是不是隨業流轉,想自家人要拉他們一把,多講一下,也希望他們能吃素。

醫師:同一件事不用一直叨,而且人家有自己的判斷力,你一直講只會讓對方越煩,反而讓對方起煩惱心。

病人:沒錯。

醫師:家人的生命並不是屬於你的,他們只是這輩子來陪你演這齣戲,名義上叫做「你的先生或你的孩子」,但他有他的選擇、他的功課和他的學習。再了,佛陀時代也沒有吃素啊。

病人:我會叫他們不要吃,要顧好身體,我很執著,而且他(先生)有毛病,他的口腔有味道,所以我想是不是他的胃有問題,所以不適合吃肉。

醫師:雖然你吃素但你自己的胃也有問題啊,人家要吃什麼,讓他自己決定。各管各的,你是個好太太,但是個囉唆的太太、也是個煩惱的太太,都煩惱到快失智了。失智的好處就是「我不用記這些煩惱的事了」,但是壞處就是會繼續萎縮退化直到什麼都記不起來了!所以管好自己,從現在開始不管別人。當我們不去干預和管控別人時,別人才會學習管好自己和自我負責。記得祝福孩子、祝福先生就好。

病人:用祝福的心

醫師:對,真正的祝福,不是煩惱來煩惱去的。

病人:就是要放下。

醫師:對,是放下的心態、但不是放棄的心態。

病人:我不盡力,讓他改,是不是我失責?

醫師:你先改你自己就好。改別人很難,改自己比較容易,尤其是改自己的煩惱心。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也不會整天逼人家要吃素啊,有緣的來見他,而且請教於他時,他才會跟對方:「要念佛、要吃素」。

病人:我今天是大突破。

醫師:你初發心是好,但方式不對,所以要先學習管好自己的煩惱,從自己開始做起。醫師告訴先生:下次太太再唸你的時候,請你提醒她:「請妳祝福我就好」。

病人的先生:「她這樣己經兩年了,她擔心是不是遺傳,因為她媽中風後失智,外婆也是」。

醫師:愛煩惱和擔心的媽媽所教出來的孩子,常常也是會很愛煩惱和擔心的。所以你要是遺傳也可以的通,但其實我們可以選擇離這個煩惱擔憂的模式,這叫做成長。

病人的先生兒子交女友,她就唸,唸到兒子起來不敢見到她。

病人:我們不是反對他們交往,而是你不要還沒結婚就跟人家怎樣,

醫師:孩子大了,而且年代不同,自然想法/做法都不同。要學習看順眼,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順,不是嘴巴在念佛,但眼睛還在批評別人,看別人不順眼。

病人:可是我是為他們好,不然他們知見是錯的。

醫師:你一直念只會造惡緣、讓彼此起煩惱心。孩子還是我行我素,不想聽你的,甚至會遠離你。所以,要有智慧,不要一直叨,不要拿著自己的尺去衡量別人或批評別人的不是。

病人:如果他做不好的事情,為什麼不事先講防範它?

醫師:身為父母,雖然孩子已經大了,你當然可以給予建議,但建議是只講一次,而不是一直叨叨叨個不停,那叫起煩惱心和執著心。

病人:對,因為他不聽,我會講很多次。

醫師:講很多次也沒有用啊,只會生親子的疏離、煩惱和忿怒。

病人:可是我們做父母不是都希望孩子好嗎?

醫師:妳認為的「好」跟他認為的「好」可能不一樣。把他當隔壁小明,你就沒有煩惱了,他只是和你有緣,從你子宮出來而己,你不能控制、也無法擁有他,孩子並不屬於你。

病人:可是人家會,你這媽媽沒有盡到責任。

醫師:啊,原來你怕的是你的面子問題?孩子已經28歲,是成年人了,真的不是你的責任了,他要做什麼無需依照你的標準。

病人的先生:她有兩個障礙,一個是,她七八年來每天上午7~11點,下午2~5點去佛堂念佛。她很在乎一起共修的人怎麼她、看她,有人說她有老人味,她就每天洗澡洗3遍,衣服要洗2遍。另一個是,只要有親戚朋友要來,她就很慌張,因為她不會做家事,嫁進來被婆婆嫌到有恐懼感,婆婆不在了,但她陰影還在,尤其是年節要聚會時,她就很慌張很害怕。

醫師:請病人跟周遭的人「我把你們的意見、想法還給你們,這些跟我無關,你們所看到的世界是你們自己的心念創出來的,你們要怎麼想我、我,我都尊重。畢竟,你們的想法跟我無關,我做我自己,做人就是要輕鬆自在、無掛礙。謝謝你們來幫助我學習去我執、減我相,我需要練習把「我」的罣礙去掉,沒有一個「我」在被批判、被人家嫌。當我把自己看太重時,才會老是在乎別人怎麼想我、看我,這樣子念再多的佛號對修行也無益,所以我要開始學習實修,謝謝你們這些老師」。

別人愛怎麼想或怎麼其實跟我們都無關。他們你很善良並不代表你就是很善良,他們你很邪惡也不代表你就是很邪惡。你就是你,跟他們如何、或如何想根本無關。如果你又在想別人會怎麼想你時,表示你又再煩惱這個「我」了,這個無明的「我」。回去要練習把「我」給放掉,把執著心放掉,修行得要真正落實才有用,不然沒有智慧就只是瞎忙而已。
-------------------------------------------
病人的孩子看診完10天後幫病人回覆:

媽媽覺得看完診後,跟一些原本相處不好與對自己不友善的人相處時,竟然心境很平靜,不會有心情劇烈的起伏,與多餘的起心動念,也沒有不愉快的感受。也比較不會引發焦慮與煩惱的症狀,她自己覺得很神奇。以前她都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尤其是碰到別人的閒言閒語,就會很沮喪。現在都不會有沮喪的感覺,所以她都有跟我分享這好消息。目前記憶還在進步中,向人重複問的次數有少一些,雖然還是會忘記一些事情,不過現在可以自理生活大小事。最重要是心情比較能放鬆一點。雖然她還是習慣性常常在意別人做她不喜歡,或是違背她原則的事情,例如擔心我爸的健康問題,會唸他要吃素會比較好,算還是會起一些煩惱,但生氣的時間有比較短了。而且我都會跟她一直重複分享當天看許醫師的過程,因為她記不完全,但只要一直提醒她,她就感受到許醫師那天給她的信心與話語,有發她很多。
-----------------------------------------------

年紀大的人要改變一輩子的習性比較困難,但只要自己有意願改變,加上家人的善意提醒,也是可以不斷的進步和改善的。病人會變好並不是因為我治療好的,而是自己有看到自己是如何創造出自身的問題而願意改變才會好的,當「因」轉變了,「果」自然會跟著轉變。

預防老年失智或改善健忘的能量運動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oGB0WpHp8&t

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我的背好痛!!


病人:西醫說我是僵直性脊椎炎,已經一、二十年了,我是HLA B27 陽性,有其他的兩位家屬年紀輕輕的也都是得到這個病,醫師開的藥都是免疫抑制劑。我覺得痛我可以忍,但是這多年來都沒有改善。我在半夜或清晨醒來時特別痛,起來運動活動兩三小時後,會比較不痛,但整天背都很僵硬,痛的位置以前是下背痛,現在是連上背都痛。可是我知道僵直性脊椎炎,是脊椎硬掉,我的是兩側比較外面的痛。
醫師:(能量-背痛)跟恐懼不安有關,感覺害怕,你當老師多久了
病人:二十幾年。
醫師:早期當老師的時候有什麼會讓你感到不安害怕?
病人:覺得都還蠻愉快的。
醫師:(能量)是很深層的,有種不安和害怕的感覺,好像不管你做什麼事,那感覺就會莫名的升起。
病人:我從小就容易緊張、不容易放鬆,可是我很鈍,我不曉得莫名的恐懼的來源是什麼?
醫師:跟你的父母有關,他們都容易緊張。
(跟媽爸爸媽說)謝謝爸爸媽媽生養我,我把您們的不安和擔心還給您們,您們的年代比較動蕩不安,得要離鄉背井的來到台灣,生活比較窮困。但我的年代很安全、我的生命也很安全,請爸爸媽媽祝福我。我會跟我生命源頭的土地連結(大陸),也會跟台灣連結,感謝這兩塊土地孕育了我和我的祖先。
醫師:再看看背
病人:手現在比較不痛了,背鬆很多了。
醫師:你全家都很會緊張,所以你從小學習這個模式。一般僵直性脊椎炎的問題是脊椎會沾黏在一起而你的疼痛是在膀胱經,僵硬的地方也是偏向在兩旁的肌肉比較明顯,跟你內在很深的恐懼,莫名的緊張有關。這種大多來自從小父母的模式,對很多事都很擔憂和緊張,老是覺得"糟了、慘了"或許多負面的思維模式。
病人:因為爸爸年紀跟我們差比較多,50歲才生我,所以從小就會怕爸爸死了。我爸媽往生前都是我在照顧,他們兩位的往生都是因為我不小心,餵藥不小心嗆到,就往生了,媽媽是突然血糖高,到八百,跟這個有關係嗎?
醫師:這跟悲傷和內疚有關。一面調整病人能量場,一面告訴病人:很多事情老天都有它最好的安排,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包括父母該走時就是他們的時間到了。畢竟,很多人嗆到也沒有死啊,血糖高也不會這樣就走啊!所以,很多事情就是時間到了而已,跟我們怎麼做並無關聯。時間到了,人就會藉由各種不同方式離開世間,去到下個旅程。我們只是來世間學習而己,最後都要離開這個世間,去到下個階段學習,我們的肉體有生就會有死。
醫師:看看背現在感覺如何?
病人:上半部整個鬆掉了,但現在下背部出現了一些緊繃。
醫師:應該本來上下都是痛的和緊的,只是哪裡比較痛你就會比較注意到哪裡現在上面鬆掉了,你才注意到下面。下面的痛跟擔心太太和孩子有關。你容易因為擔心害怕而管控他們。
(請病人跟太太和孩子說)我不需要擔心你們,我只要祝福你們就好,我不需要管控你們,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生命選擇,你們都大了,我尊重你們的選擇。我們只是來地球玩一玩而己,你們也不會真的壞掉,所以我把你們責任還給你們,我祝福你們就好,我們都很安全。
醫師:看看下背
病人:嗯,鬆掉了
醫師:好,現在整個都放鬆了,回去不要自己亂想和亂擔憂。對家人無需管控、也不用擔心,只要祝福家人就好。常做DVD裡膀胱、腎、三焦的能量運動。

五天後病人回覆:真是太神奇了,我回來到現在已經過四天了,都沒有復發的跡象,不過這幾天很忙,還沒有時間練習DVD,感謝許醫師及助理的協助!
----------------------------------------------------------------------------------------

在我的臨床經驗裡,大多數疾病只要身體還沒有發生永久性的變化(例如骨骼嚴重扭曲或變形,或器官整個壞死等),多數是可以逆轉的,但得要從根源改變,病人會好不是靠醫師治療好的,而是願意改變自己和成長走出生命的困境。疾病也是生命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