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如何釋放壓力?


這週末去觀摩和體驗一個身心靈工作坊,看到大多數的學員累積了很多內在的壓抑。在釋放的過程歷經了鬼哭神嚎、哀嚎、叫嚷、瘋了似的叫罵、捶胸頓足、抱頭痛哭、大力敲打自己及周遭的事物,我靜心的去感受這些能量,感覺這些能量裡敘述著很深的哀傷、怨恨、憤怒、恐懼、嫉妒、無意識的呻吟。好像進了瘋人院或地獄,在遍地哀嚎中,可以感受到眾生的悽苦、怨恨、不甘、內疚、恐懼等像失心瘋一樣。

當老師放出一些音樂的時候,很多人反應更加大了,其實音樂本身非常悅耳好聽,但是在內心充滿怨恨、憤怒、哀傷的時候,任何的刺激都會引起更大的回應。

很多情緒被深深的壓抑住,不容許被曝光,尤其邏輯型情緒能量場的人更是容易落入這樣的問題。這類型的人容易產生頭腦與身體能量的分離,頭腦覺得自己都想通了、沒有情緒了、沒問題了、情緒是沒頭腦的人才會有的,我都理解了,所以沒有情緒了,我很好。但是身體卻呈現很多被頭腦壓抑的問題,他身體的內在還是存有未消化的憤怒、悲傷、哀怨等能量,於是肚子痛、背痛、腳痛等問題就會不斷的發生。

感受型情緒能量場的人也很容易忽視自己的情緒,老是為他人想,成就他人的需要,要求自己要善解人意,要體貼原諒別人,但常常滿腹辛酸委屈,滿肚子的氣,覺得別人怎麼都不會體貼善解自己呢?

有些學習新時代思想的人也是情緒壓抑型的: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信念所創造的,我要趕快轉化,不要繼續這樣的思維,那會越來越慘的,趕快想些正面的,我已經善解原諒了,我很快樂、很開心。但是有一股更強的力量也拼命的在說,我無法原諒,我真的很生氣,都是騙人的,說了那麼多,練習的那麼多,甚至上了那麼多身心靈的課程,我真的還是好不快樂,也不開心,總是有反反覆覆的情緒。像這樣,我們身心不斷的處於脫離、分裂與衝突矛盾的狀態,不斷的痛苦掙扎,也越來越沒信心。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怎麼還有那麼多負面的情緒呢?

當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發洩情緒和壓抑後,不管是上身心課程、看自救的書、打球、大聲吼叫、按摩、美食、旅行、唱歌等,都可以帶來短暫的放鬆與快樂,但是大多不長久。一段時間後,同樣類似的問題又再捲土重來,我又得要重新發洩了。

所以如果不清楚自己情緒的變化及源頭,很容易不斷的重踏覆轍。那我們可以如何學習呢?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整天都在生氣,或整個月都很悲傷,或完全沒有情緒,其實情緒是很多變化的,只是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情緒沒有清楚的覺知,很少觀照自己的內在變化,常常處於行屍走肉、懵懵懂懂的的狀態,。

當我們仔細專注的觀照,並且為感受貼標籤時(憤怒時就說憤怒、憤怒,沮喪就說沮喪、沮喪,快樂時就說快樂、快樂),我們會發現悲傷的情緒其實很短,頂多30秒,然後可能轉成內疚的情緒,接著變成生氣的情緒,又轉成自憐沮喪,接著是恐懼或思考,然後可能是放鬆,接著又回去悲傷等不斷的改變。如果我們可以清楚的跟著自己的感受並且為它貼上正確的標籤,我們越能仔細的觀照,感受的來去也會越快速,而且清明、自在、幸福、平靜等感受也會進來輪替。

如何觀照和貼標籤,在馬哈希內觀禪修營會有更詳細的教導和深入的練習。當我們越能清楚的標示和認知感受,並與自己的感受共存時,我們就越能明白感受變化無常的本質,並可超越這些變化而得到心的自由。

靈性生活不是在追求某種特殊的體驗,或是某種特別的情緒(心情),畢竟所有的情緒(心情)都是短暫的。我們得要學習洞見自己是以什麼方式陷入憤怒、怨恨、恐懼、欲望等,然後學習讓自己自由的能力。是什麼樣的心念想法讓我陷入的呢?(有一本不錯的書是拜倫凱蒂寫的一念之轉可以買來參考看看),其實這書名的翻譯並不貼切,她教的並不是轉念,而是如何反思和更清楚的看見。

洞見的能力也可以透過不斷內觀禪修的練習,我們會體驗到在這些不斷變化的表面之下,我們可以擁有深層的寧靜和自由。

一直在思考與學習如何帶團體的身心靈成長課程,過程中體驗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根器,需要不同的入門方式,所以會有不同課程和老師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生也會需要不同程度的老師帶領。心靈的成長與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內心的熱誠,像個純真的孩子一樣,不帶著任何的批判或期待,只是好奇的探索自己及世界,自然能夠奏出獨特生命的美麗音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