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幾乎沒有機會看痣的問題,因為痣一般不痛不癢的,而且痣本身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很少人會去關注,頂多看不順眼就請人點掉而已,不會單純因為痣的問題來找我看診,所以過去沒有機會看到痣的問題。 這個病人是因為突然長出一串的黑痣,害怕是否有什麼身體的狀況,所以來找我看診。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網頁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我突然長了很多痣?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如何輕鬆提升身體的能量,讓身體越來越輕盈,人際關係越來越好?
很多人沒有覺察到在我們的腦子裡常常會出現喋喋不休、充滿對他人的意見、評論、批判、不滿的小聲音,而這些不斷出現的念頭,則會造成身體的疲累、沈重、緊張等不適感。
只是大多數人不僅沒有覺察到自己腦子裡的念頭、更無法意識到這些細微念頭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影響,只會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容易累、酸痛、低迷、無力。
仔細去覺察自己在看到迎面而來的路人是否會出現一些意見或評論呢?例如:這個人怎麼這麼胖?穿的很難看?他很不友善?他是否帶著病毒?
或者有人騎車、開車超過的時候,我們當下有什麼念頭升起?我們如何反應?
當我們在辦公室,我是否常對同事、長官有什麼不滿?有什麼想法、意見、評論呢?
當我們回到家中,是否所見都是家人的不符合自己期待之處呢?抱怨孩子或伴侶那裡做的不對?那裡做的不夠?太不努力或太不用心呢?
當我們所看、所想的都是讓我們不開心、不滿、緊張害怕的人、事、物,那我們的身體怎可能不總是疲累、酸痛、無力呢?
我們的心念創造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那我們如何翻轉這樣的狀況呢?
其實很簡單:當我們走在上下班的路途中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坐在兩旁的人、在辦公室遇到同事、回到家裡看到家人時,我們可以如此做:
1. 臉部帶著微笑,即使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能得要很不自然的擠出微笑也沒有關係,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自然了。當我們的臉是微笑時,通過臉部的所有經絡都會開始流動,也會帶動身體能量的流動。而且當我們帶著微笑時,心情也會跟著美麗起來了。
2. 在心裏送出祝福的心念,讓我們的祝福就像輕飄飄的氣球吹到對方的能量場裡。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對方會感受到我們釋出的善能量,即使他原先對我們不友善,也會逐漸的轉變。
3. 如果可以的話,說出一句肯定或讚賞對方的話,如果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也可以點頭打個招呼。
如果我們可以常常這樣做的話,不僅我們的健康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和事業也都會越來越好喔!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我的伴侶是否會近墨者黑呢?
問:如果自己的伴侶本身非常自愛,但他身邊有一些朋友,他們有女友或太太,但會一直跟別人傳閱分享其他女生照片,也會去酒店,甚至有的還去嫖妓。
自己會擔心原本很自愛的伴侶會近墨者黑,這是正常的嗎?該怎麼去處理自己不安與痛苦的情緒呢?
-----------------------------------------------
答:物以類聚,如果一個人身旁的朋友們都是這樣的人,而且聚會談論都會是類似的話題,那你可能沒有真的認清他。因為如果他不是這樣的人,那身邊不會「都是」這樣的朋友,因為話不投機半句多,自然就會遠離,或無法深交。
不過,話說回來,我身邊也會有幾個這樣的友人,畢竟這個社會不少男性喜歡傳閱、分享女性的清涼照等,但是我的友人不會跟我分享這些圖片,即使跟他們相聚時,我們也不會討論這些話題。
所以,觀察他是否喜歡跟這樣的朋友們走得很近、常聚會,聊天的內容是什麼?如果他收到朋友分享的清涼照是如何反應呢?(轉發給其他朋友?珍藏起來?刪除?不理會?或請朋友不要再發類似照片給他?)他自己喜歡跟朋友們去酒店聚會嗎?對於朋友嫖妓或劈腿的行為,他如何反應呢?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是可以更仔細的去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思維模式等,這樣才能真正的認識一個人。認識不清時,心當然會感到不安。真正認識清楚了,心就安了,是否想繼續跟這個人當伴侶,你自然也會有答案了!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我家兒子太愛生氣了
媽媽:我家兒子太愛生氣了,我和先生都受不了,就像東西不小心掉下去了,他就可以生氣。
醫師:他可能覺得他沒有做好?常常給他一點肯定,當他生氣時你不要跟著生氣。孩子還困在自己的情緒,先別否定他的情緒,嘗試先貼近他的心,帶著好奇去探索他為什麼在這個當下要生氣?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的感受是什麼?
試試看說出孩子當下的感受或想法,"小群,你很生氣是嗎?是因為東西掉下去不能吃了,而你想吃嗎?" 試著協助他把感受說出來。孩子需要練習表達自己,可能也還弄不清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力特別強,但表達力不足,所以可以協助他把感受說出來,孩子的感受有被了解了就會舒緩很多了。
有些孩子的觸覺特別敏感,有些孩子的聽覺特別敏感,去看看在那個當下發生了什麼事什麼讓孩子感到不舒服,比如他坐的椅子太硬了他可能坐不住,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只是感到不舒服、不痛快,所以仔細去觀察和協助孩子表達。當然,很多時候孩子是在氣自己做的不好,或做不到父母期待的。替他講出來,並且告訴他可以怎麼處理自己的不舒服或自己的情緒。
媽媽:他都聽不下去。
醫師:在你很混亂,他也很混亂時,誰也都聽不下去。你可以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很不舒服,媽媽也不舒服,媽媽要把這個氣洩出去,如果你要的話,可以跟媽媽一起做。
媽媽:我覺得他好可憐
醫師:你也沒有處理好自己情緒,所以你和孩子都亂成一團。最好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來陪伴了解孩子。當他有真正被看到、被聽到、被認可時,他的情緒絕對會冷靜下來,他也會學習到如何處理、陪伴自己很不舒服的情緒。
爸爸:就是要很正向就對了。
醫師:並不是指要很正向,而是父母要學習去感受孩子,靠近他、接受他、理解他、用心去看到他。我沒說要很正向,我只有說你們得要學習去看到他,心要去看到孩子。
爸爸:我們用很多教養書上的方法處理面對他。比如不理會他,或者他很難過時,我就幫他撿起來,或者安慰他說: 這沒關係、不要緊。
醫師:當孩子很難過或很生氣時,如果我們不理會孩子,孩子會感到被遺棄、忽視、不在意,但是如果跟孩子說"這個沒關係", "這個沒什麼", "這個這樣就好",“有什麼好生氣的“,”有什麼好哭的“等等,孩子會覺得沒有被同理、被父母否定(他的情緒被忽視和否定了),雖然父母的原意是想要安撫孩子。所以比較好的方式是要先看到和接受孩子當下的感受/情緒(例如:他的挫敗、他的生氣、他的傷心等)。"寶貝東西掉了你很難過是嗎? 那你希望怎麼做或怎麼處理呢?" 不要急著幫孩子處理,讓他學習處理。
不然你先否定他的情緒,又幫他處理,這讓他更挫敗、更沒有自信了,「我就是一個沒有用,又不知道怎麼辦的孩子」。
爸爸:就放著等他處理?
醫師:不是置之不理喔,那會讓孩子感到缺乏關愛、缺乏支持,所以我並沒說不理他。當我們不理,他一定是繼續在那邊難過,甚至更難過了,父母也會氣孩子怎麼一直在難過,全家就繼續陷在情緒裡。
媽媽:我自己怕失控,所以我乾脆不講。
醫師:的確應先處理好自己情緒。
媽媽:我應先冷靜再同理他?
醫師:是的,用對方法,你們才跟孩子會越來靠近,父母情緒穩定,孩子也會學習穩定情緒。以前你們用的方式,要嘛急著幫孩子擦屁股但又很氣他,要嘛不理會他讓他自生自滅... 這樣既沒有同理孩子,也沒有貼近他的心,所以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孩子情緒越來越差。而且當父母氣急敗壞時是無法好好教導孩子的,任何你說的話孩子都接收不到,只會感到爸爸媽媽很生氣,很可怕,孩子也會跟著進入情緒化的邊緣腦反應。
當孩子鬧情緒時父母可以怎麼做:
1. 當孩子鬧情緒時,先別急著‘消滅‘情緒,情緒其實不需要被‘消滅‘,畢竟情緒會來來去去,遲早也會消滅,情緒總是會有起伏的。所以,先觀察自己當下內在的感受,看看自己是否也帶著情緒,或壓抑著情緒。如果自己有情緒的話,可以善用情緒能量處理方式處理(可以參考我寫的書或能量DVD https://baochatea.com/product-category/能量系列/許瑞云醫師/#content ),或用自己熟悉的情緒處理方式。父母如果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期待孩子懂得如何處理呢?
2. 父母自己平靜下來了,才有機會看清楚孩子當下的情緒是什麼? 感受是什麼? 然後試著把他的情緒說出來。例如問他:「弟弟,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很生氣,媽媽陪著你跟這個情緒在一起一下好嗎」? 如果不確定孩子的情緒,可以詢問孩子,是否覺得很生氣?還是很委屈?如果孩子也不清楚自己的情緒也沒有關係,就靜靜的陪伴他去體驗這個過程就好。焦慮不安的父母會努力想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卻常常適得其反,弄得自己更生氣挫敗。
其實當我們允許情緒的存在,情緒自然就會平靜下來。很可惜,我們長大的過程太常被要求要抑制情緒,否定情緒,所以我們都習慣把情緒往內壓,而造成內傷。而且也會把同樣的模式用來要求孩子不要有情緒,要學習控制好情緒。其實生而為人,有情緒是很OK,也很正常的,我們可以跟它好好在一起,讓情緒順利的流動過身體,自然釋放掉了。
3. 孩子冷靜下來後,再來問他想要如何處理事件?或陪伴他一起腦力激盪看有哪些解決之道。慢慢的孩子就會學到下次遇到問題時,他可以如何選擇和處理。